美文网首页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2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2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1-12-22 08:32 被阅读0次

《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根本发荣之谓生,变化不测之谓神。心为太阳,生身之本也:心主藏神,变化之原也;心主血,属阳面升,是以华在面,充在血脉也。心居上为阳脏,又位于南离,故为阳中之太阳而通于夏也。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肺统气,气之本也。肺藏魄,魄之舍也。肺轻而浮,故其华其充乃在皮毛也。以太阴之经居至高之分,故为阳中之太阴而通于秋气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位居亥子,职司闭藏,犹之蛰虫也。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之处也。发色黑而为血之余,精足者血充,发受其华矣。肾之合,骨也,故充在骨。以少阴之经居至下之地。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也。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筋劳曰罢,主筋之脏是为罢极之本。肝主藏魂,非魂之居乎?爪者筋之余,充其筋者,宜华在爪也。肝为血海,自应生血;肝主春升,亦应生气。酸者木之味,苍者木之色,木旺于春,阳犹未壮,故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人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六经皆受水谷,故均有仓廪之名。血为营,水谷之精气也,故为营之所居。器者,譬诸盛物之器也。胃受五谷,名之日入。脾与大小肠、三焦、膀胱,皆主出也。唇四白者,唇之四围白肉际也。唇者脾之荣,肌者脾之合,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脾为阴中之至阴,分旺四季,故通于土。六经皆为仓,皆统于脾,故曰至阴之类。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五脏六腑,其为十一脏,何为皆取决于胆乎?胆为奇恒之府,通全体之阴阳,况胆为春升之令,万物之生长化收藏,皆于此托初禀命也。

相关文章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2

    《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根本发荣之谓生,变化不测...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1

    藏象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者一身之主,故为君主之官。其藏神,其位南,有离明之象,故日...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3

    《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4

    《金匮真言论》曰: 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 《易》曰:異为...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5

    《阴阳应象大论》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木生火也。 肝主目。其在天为玄, 玄者,...

  • 《内经知要》 卷上 五 藏象6

    《灵枢·本神》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理赋于天者德也,形成于地者气也天地緼,德下...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7

    《五运行大论》 帝曰:病之生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相得者,彼此相生,则气和而病微。不相得者,彼...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2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寒属阴,故生浊。热属阳,故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https://w...

  • 《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2

    《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生发也。陈,敷陈也,发育万物,敷布寰区,故曰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

  • 《内经知要》卷上三 色诊2

    庭者,首面也。 天庭处于最高,应首面之有疾。 阙上者,咽喉也。 阙上者,眉心之上也,应咽喉之有疾。 阙中者,肺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bc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