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牵动往来气贴背

牵动往来气贴背

作者: 林中声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20:01 被阅读0次

“脊背要圆、气力催身”的要求,检查脊背是否圆了,方法是看脊背正中的一条竖沟是不是没有了。圆了,竖沟没有了,就算达到标准了。二是用“气”来衡量,《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牵动往来气贴背”。《太极拳表解》中说“拔背使气贴于背”,都是以“气贴背”作为标准的。怎么检查“气”是否“贴背”了呢?当你深呼吸时,如果挺胸,前胸有紧的感觉,像是有一张纸贴上去了一样;当你含胸拔背时,后背紧,像是有一张纸贴在后背上了,这就是“气贴背”。当你不挺不含时,前胸后背的感觉都不明显。当你做到“气贴背”时,小腹则有挺实的感觉,这就是“气沉丹田”,能如此则下盘稳固,如挺胸则气拥胸际,下盘不稳,否则,小腹则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松胸实腹(能含胸拔背,胸就松了)。有人说含胸要含成“后边一张弓,前边一个坑”,那就做“过”了,做错了。含胸拔背正确了,不仅下盘稳固,而且发力的效果大增,正像杨澄甫所说“能拔背则力由脊发,力大无穷矣”。另外,内气由脊柱经过,有益于扩通督脉,贯通小周天。


再说“沉肩坠肘”,这两项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肘抬则肩必耸,肩沉又促使肘坠。肩的动作应当包括三项内容:沉、扣、展

  • 沉肩,是肩向下沉,使脊背之力通过肩传递到肘,这就是“肩催肘”。“肩垂则力催肘前”,沉肩也促使气沉丹田。如两肩端起(八反中称之为“寒肩”——人们遇寒冷时,两肩耸起的现象),则气上浮,全身皆不得力,当然发力就不整了。
  • 肩扣,就是两肩向前外展扣,可使背圆,胸含,辅助使肩的力量到肘。形意拳有“肩扣则气力到肘”之说。
  • 肩开,就是把大臂根部的肱股头和肩胛骨之间的缝隙拉开,起到放长击远的目的。拉开后,用手可以摸到肩和臂的连结处有一小沟。我的老师萧功卓在肩展开时,开处可放下一个小酒杯。
  • 沉、扣、展三者同时运作,似乎互相矛盾,不易做到,这就要求在肩的松柔情况下,慢慢去体悟,绝不能僵。所谓“坠肘”,也叫垂肘,坠的方向是既向下同时又向前。拳谱云“肘垂则气力到手”。但是如果只单纯下坠,没有向前动作的力量,就不能使气力到手。

腰挺,向下的力量,催动胯部向下向前移动,这叫“腰催胯”。因为胯和臀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一般不说胯而说臀,叫做收臀、敛臀、垂臀,但我认为收、敛并不太确切,这容易让人理解成向前平移,而没有向下的力量,这样就起不到胯催膝的作用。只有臀部既向下又向前才能催动胯的力量向下,再催动膝,膝再催动足,这就是“胯催膝,膝催足”的传动方法

腰挺,腰部直了,臀部向下向前收了,原先腰部的横沟就没有了,用手由腰向下摸,臀部和腰部是平的,感觉不到臀部突起。挺腰要贯穿在打拳的全过程,但在发力时,要加大挺腰的力度。这时当你手放在一个训练有素的拳家的腰部时,你会有命门穴向外突的感觉。当你将两手分别放在其臀部和挨着腰的背部时,你会感到臀部在向下运转,背部则有上拔的动势


挺腰、含胸拔背、收臀……几项要领是既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像一台机器上的几个啮合严实的齿轮,一动俱动,一停俱停,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坠胯不仅能达到“胯催膝”的目的,同时也推动了“提裆”,所以拳谱说“提裆要领收臀为高”,反之,臀不收而后突,裆部则会自然下坠。下坠则又会影响收臀。收臀、提裆又能促使丹田气沉,发力。收臀和拔背也是互动的,收臀正确了,含胸也就正确了。如果臀不收而后突,必然会挺胸,说句土话,叫做“撅屁股必然挺胸”。这几项虽然是互动的齿轮,但“主动轮”是腰,其它为“从动轮”。所以说关键在腰,“腰为纛”,“主宰于腰”,“刻刻留意在腰隙”。

这种方法多在发寸劲时使用,当挨近敌方时,腰一挺,可骤然发出爆发力。这就是“寸劲”

说内家拳的发劲方法,离不开气。拳谱及前人对气的论述颇多。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稍滞”,“劲之气之苗,气者劲之根”等等。

发力时,气的运行路线和劲力的传递路线基本是一致的,气由丹田发出至“命门穴”,“命门穴”向后一凸,气则由腰部向上下分开,向上,沿督脉上行,经两膊达于大小臂,最后到劳宫穴或指尖。向下,经“尾闾”,“会阴”,沿腿到达脚心涌泉,然后从原路返回,与向上之气合在一起,同时到达手掌。这一过程在瞬间即可完成。这就是丹田劲力的发放方法。气的运用关键是“有气”,“欲求力之足,必先求气之充”。得气的方法和身体的姿势密不可分,姿势在气功三要素中叫做调身。如含胸拔背、收臀等。姿势既是得气的方法,也是用气的方法。另一项是放松,用意不用力,在气功叫做“调心”。炼气是内家拳主要得力途径。方法是打拳、站桩,形意、太极、八卦都有桩法。如形意拳的三体式。另外八卦掌的“转圈”本身就是行步桩功。太极套路的用意不用力,也是在炼气。拳谱中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说明了得气的方法和气的功用。所以内家拳特别重视“气”,强调“欲求力之足,先求气之充”,“气不充则力不足”,气不足“以之为顾法,则如守者之城池空虚,以之为打法,则如战者之兵马羸弱”。气充时还可以达到“用则有,不用则无”,拈手即来,不用想气怎么用和气的运行路线。

相关文章

  • 牵动往来气贴背

    “脊背要圆、气力催身”的要求,检查脊背是否圆了,方法是看脊背正中的一条竖沟是不是没有了。圆了,竖沟没有了,就算达到...

  •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施工使用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施工使用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地下背贴式橡胶止水带防水工程是防止地下...

  • 生活巴士:使用背胶魔术贴要注意哪些?

    魔术贴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背胶魔术贴则是众多魔术贴中的一种,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背胶魔术贴的作用,详尽的使用它...

  • SU通车:制霸-神奇的背胶魔术贴

    1.背胶魔术贴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答:在普通魔术贴和特殊魔术贴自身的基础上,经过高温背胶热熔机的加工,将胶水溶解附...

  • 来气儿

    昨天元旦,娘俩没有吃饺子,今天补上。 一大早买了肉和莲菜,回来一头钻进厨房。 吃饺子是个大工程,好在有婆婆搭手。 ...

  • 快过年了

    蚊子依旧往脸上贴,佛了

  • 站桩后的变化1

    前天打了一下坐,发现背居然可以挺直了,很惊喜,以前怎么也挺不直,看来气比以前足点了。

  • 转发 微博 Qzone 微信 文章采集 采集文章 成都户外:这

    徒步 ▏旅行 ▏ 摄影 ▏团建 近来气温的下降 想必大家除了想玩儿雪 大概对温暖的活动都是满心期待的呀 军哥这么贴...

  • 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施工方法 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是选用国家标准GB18173.2-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组织出...

  • SU通车:绝·精·妙——BKB魔术贴

    背靠背魔术贴简介 别称:背对背型魔术贴魔术贴(粘扣带) 功能性魔术带绑带 用途:用于电线电缆、光纤光缆 按要求设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牵动往来气贴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gu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