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行走社会热点想法
专业书目共读||原来这就是语篇

专业书目共读||原来这就是语篇

作者: 蒲公英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2-12-19 07:20 被阅读0次

文/ 梁树丽

共读书目

新课标规定,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我们称之为“课程内容六要素”。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类型的活动中(学习活动观),学习这些课程内容,发展核心素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当然新课标里面的主题和我们说的话题接近,只不过话题一般比较具体、微观,涵盖的内容相对比较窄;而主题是对相关话题的提炼和归纳,它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新课标里面的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

语言是以语篇形式存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看到的语言一般不是孤立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而是以语篇形式存在的语言,所以语篇肯定是有内容和意义的。

语篇要有内容,而且它还会围绕一定主题组织和安排内容。

教学要基于语篇开展学习活动,英语教学中选用的语篇,不仅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还要符号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简而言之,语言离不开语篇,语篇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主题。

课程内容中的语篇究竟指什么?

语篇内容

我们从语篇类型内容要求这张图表中可以看到语篇分为三级。而且语篇类型呈现出多样性,甚至符号,图像,声音,告示,标识等都可以是语篇,语篇的构成为多模态化。

为什么新课标要把语篇搞这么复杂,为什么不能按照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进行分类呢?

我们这样想是因为我们受传统语篇分类方式的影响,我们习惯用类型来给语篇分类,就像我们语文里面来划分语篇类型一样。当然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掌握的也是这四种文体,甚至到现在我们还在延续这样的做法。

另外传统语言教学并不重视操作指令、告示、标识标志、合同、广告、规则、海报、歌谣、计划书、工作报告等语篇类型的教学,所以这些类型的语篇未纳入日常教学的范围之内。久而久之,人们就习以为常地认为语篇类型就只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专门设置“语篇”这一部分,列出英语课程应该覆盖的主要语篇类型,就是为了正确引导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教材中语篇类型丰富多样,各种类型语篇出现的频率、场合却不尽相同;不同语篇类型在功能,结构,语言特征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语篇阅读教学,语篇类型呈现了多样化。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类型的语篇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强,有些类型的语篇的认知难度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比如外研版七年级下问路模块,用英国伦敦的地理位置来设计问路,这明显有太大的认知难度;而在八年级上第10模块的天气部分用的是美国各地区的天气,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脱离。

所以要想使课程内容既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又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新课标有必要对学生需要学习的语篇类型做出指导性的规定,同时需要对教材内容重新编写。

当然我们来教语篇的时候,除了不能机械地把语篇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这四种类型进行分类外,我们也不能把课文按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来分部分,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和语篇能力。

比如故事类语篇的学习,我们要特别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在段落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词语,特别是段落首句中出现的连接词、时间短语以及上一段出现的词语来辨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当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会让学生先识别文章有几个段落,然后要求学生识别每个段落的主题,以及整个语篇要表达的意义。

当然语篇教学是输入,我们还要在输入的基础上让学生输出,那就是以读促写,先从仿写出发,然后再进行迁移创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书目共读||原来这就是语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ev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