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读书会,共读的是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的第三章:何为太极。
太极是孔子提出来的,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太极的概念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太极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这个大平台里面有两个部分,一个叫做阳平台,一个叫做阴平台,只有变动才有生命,变动不居才会生生不息。
易经里面所讲的吉凶完全是以是否顺乎自然为标准,吉就是顺乎自然,凶就是不顺乎自然,吉凶是会变的,变当中一定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就叫做规律。
历史会重演,人会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除非你改变,否则就会这样团团转转一辈子,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只会走直路是很难到达目的地的,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泰卦里面讲的很清楚,叫做无平不陂。我们人本来就不平等,我们后天只是尽量让它公平而已,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规律。
一切一切都是想出来的,中国人说话很简单,孔子教学是从来不说清楚的,《论语》里面第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为知道你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就算你知道,如果问你的人不应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要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
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一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说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好,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是四季,三季。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呀?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被吓疯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的磕了三个头。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没看见,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想都想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就是三季人的故事,对任何事,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这也就是庄子里的夏虫不可以语冰的故事。
书中告诉我们看事物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要分辨哪个对哪个错,就看他合不合乎自然,一切合乎自然的都是正确的,不和自然的,就算眼前是对的,迟早也是错的。从现在开始,一切要把自然当做最高的判断标准,合乎自然的你就放心的去做,不合自然的是不是就不做呢?说不做要表示要去慎重的做,而不是不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