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斗鸡》-庄子

《斗鸡》-庄子

作者: 小杰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0:30 被阅读0次

一个人什么样的状态到达最好。他又讲了一个斗鸡的故事,齐王呢,喜欢斗鸡,所以他就让很多人为他来养这个鸡。

有一个鸡正在被养着,要以后成为一个雄霸四方的斗鸡。过了十天,齐王就去问这个纪渻子,替他训练斗鸡的人,说我那个鸡

行了吗?纪渻子告诉他说,还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鸡虚憍而恃气,大公鸡盛气而凌人,羽毛张开,目光炯炯,非常的骄傲,胸中有一股气。按我们一般人认为,这个时候斗鸡不正好吗,

它这个时候雄风犹在啊。真正训练鸡的人说,这个时候不行,再等等吧。又过了十天,齐王去说,我那个鸡现在训得行了吗?告诉他还不行,

尽管它的气开始收敛了,但是外在别的鸡一有响动,它马上还有反应,还想争斗,这还不行,再等等。又过了十天,第三次去问,

我那鸡训得怎么样了,他说再等等,现在呢,虽然外头的反应它可以淡了很多,但是你看它

的目光中,还叫疾视,目光太锐利,一有响动,眼睛就过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它还太敏锐,

还有这种攻击心,不行,再等等。又过了十天,这第四问,说几矣,几乎可以了,这个时候虽然外面的鸡还有一些响动,

但是它已经不应答了,这个时候,它像个什么样子呢?这就引出了我们生活中用的一个成语:呆若木鸡。说这个鸡现在已经训练得看起来像个木头鸡一样,

而这个阶段把它称为全德矣。它的德性就已经内化了,都内敛了,所以呢,这个木鸡往那儿一站,任何鸡一看见它马上就会落荒而逃,说这个时候的鸡可以去斗鸡了。

其实《庄子》里面有很多寓言是发人深省的,因为它提供了与我们常人大相径庭的判断系统,我们认为一个鸡如果真正去争斗的时候,需要像一个将士,上阵三通鼓一样,需要趾高气扬,需要踌躇满志,需要有必胜之心张于外,而庄子给我们的境界是当它一层一层把外在的锋芒

全都消弭了,把一切的锐气纳于内心,这种内心其实是一种含蕴,也就是说并不是它真正没有斗志了,而是斗志内敛,当这种时候,才可以叫全德。也就是说,

最后的争斗,不在于勇

猛,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行

相关文章

  • 《斗鸡》-庄子

    一个人什么样的状态到达最好。他又讲了一个斗鸡的故事,齐王呢,喜欢斗鸡,所以他就让很多人为他来养这个鸡。 有一个鸡正...

  • 面对挑战,需练一颗“不动心”

    01 《庄子》一书中,记述了一个训练斗鸡的典故: 周宣王喜欢斗鸡,他请有名的斗鸡高手纪渻(sheng)子来帮他训鸡...

  • 【庄子:四重心境】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子的斗鸡高手,就请他来给自己训练斗鸡。 ...

  • 007践行12:呆若木鸡是一种境界

    呆若木鸡好像是一个贬义词,最初确实褒义词,来自庄子的一个故事。 庄子又讲了一个斗鸡的故事:纪清子为大王培养斗鸡。大...

  • 处惊不变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叫纪渻子的人给齐王训练最顶级的斗鸡,等到斗鸡训练好以后,比赛中任凭其他斗鸡怎么跳...

  • 说话有度

    《庄子·达生》篇中有一则小故事: 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子的斗鸡高手,就请他来给自己训练斗鸡。 十天后...

  • 有一种成熟,叫做不说

    01 听过《庄子·达生》中“呆若木鸡”的故事: 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shěng)子的斗鸡高手,就请...

  • 一个人的成熟,从沉默开始

    01 《庄子•达生》中有个“呆若木鸡”的故事: 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shěng)子的斗鸡高手,就请...

  • 读乾卦九四有感

    跃龙踌躇心志满,人海藏身自遮掩。 乾乾修行德内化,只待良机宏图展。 庄子在讲述斗鸡故事的时候,描写了四种类型的斗鸡...

  • 2021-10-26

    《庄子•达生》中有个故事很有意思:齐宣王喜欢斗鸡,就叫纪渻子为自己驯斗鸡。纪渻子是个非常厉害的驯鸡师,他知道最厉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斗鸡》-庄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ea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