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关于书,以及书店里的影,像诗一些事

关于书,以及书店里的影,像诗一些事

作者: 喵呜Miao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13:58 被阅读0次

最近有计划的看书之后,买书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导致又萌生起了“不如开个书店”这样极其不切实际的念头。

虽然要钱没钱要地没地,整个大环境一直都对书店不太友好,以及不断能看到“XX书店倒闭”的消息,但是却一点都不妨碍我继续做“开书店”的梦。

被现实的嘴巴子打的有多痛,梦想就有多甜。

为了“解馋”,我又把去年看的《但是还有书籍》翻了出来,又“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发现了两部宝藏纪录片——《书迷》《书店里的影像诗》

《书迷》是2017年央视播放过的纪录片,与《但是还有书籍》一样,只有短短的4集,每一集一个主题。

《但是还有书籍》中,采访了编辑、二手书摊摊主、绘本画家、书籍设计师以及读书的人们(B站up主之类的),而《书迷》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述关于书的故事,叙事更深入。

第一集讲的同样是书籍设计师,《但是还有书籍》是从设计灵感及艺术呈现的技巧入手,而《书迷》则是从书本身入手,讲述了书籍设计大师朱赢椿与《虫子旁》、《不裁》及《平如美棠》的故事。

《虫子旁》让他初次尝试了许多好玩的事情;《不裁》则让他的设计站在了舆论的浪尖上;而《平如美棠》则让他退回到了书籍本身,一切以作者的想法为主导。

第二集讲的是关于几个不同书店的事情。

理想与现实相交织的麦田书店老板马力、独立书店标杆先锋书店老板钱小华,以及在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老板姜寻。他们的经营理念、对书店的期望都不一样。

坐落在昆明的麦田书店,里面有音乐和书籍,老板马力拥有一支自己的乐队,从创办到今已经许多年,乐队中的成员来来往往,但是马力一直都在,他卖书、卖音乐相关的一切,也贩卖着梦想。

南京先锋书店大概是每一个独立书店运营者最想达成的模样,有热度、有想法,甚至敢将书店开到碧山去(马伯庸还在那里做了《显微镜下的大明》的读者见面会,嫉妒让我不开心)。每一家先锋书店都是不同的样子,也都是想开书店的心中理想的样子。

位于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经营着旧书生意,还做雕版印刷品,这算是为书店开拓的另外一条生存之道。

第三集则把目光集中在书迷身上(第三集,点题了!),有“那个带帽的”史航、“不花点钱不痛快”的徐凤文、喜欢去九份乐伯那收书的陈逸华。

他们不仅爱看书,更爱买书。

这大概是所有喜欢书的人的通病,也总是会有人问:“你数过自己有多少本书吗?这些书你都看过吗?”以前我总是会很认真的回答,甚至真的用APP记录我有多少本书。

但是现在,我可以用史航的一句话回答:“我头顶的星空我没有数过,我又不都看得见。”

原本以为,看完第二集,我就能打消开书店的念头(小书店真的赚不到钱,养不活自己),看到第三集就能劝自己“老老实实当个买书的也挺好”,但是到第四集,就一击打回原形。

第四集叫《贩书记》,听听这名字,多有市井江湖气息!心动了心动了!

贩书记的主角跟第二集的本质上相似,但是贩书记的主要是二手书商。

说他们是“商”,也不全然。

三家店,布衣书局、梅菲斯特书店以及青简社。

一个卖二手书,在旧书市场上一麻袋一麻袋的扛,一仓库一仓库的堆,一个平平无奇的二手书商,16年(现在已经18年了)从一个人发展成了一个团队,从二环搬到了五环,看了下他们的微博,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书店。

一个在上海居住,收二手书的时候会跟老板讨价还价的鲁毅,将自己的“书店”开在二楼,一进入就像是一个私人书房,随缘来客人,极其舒适。(我在孔网上真的找到了这家书店,还看到了同款桌布!)二手书的有趣在于上面会有另一个人的痕迹。

就像他曾收到过一本书,上面写了“艾宓表妹,要做一个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后来被一位顾客翻出来,正好认识这个“艾宓表妹”,因为他参加过她的葬礼。

一个从安徽来到衢州,从不识字到靠二手书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他便开始学习一些古籍知识,店里面堆满了旧书箱,给女儿的礼物也是一套古书。

甚至还买到过范思平(张爱玲笔名)翻译的《老人与海》。

旧书的魅力在于它带来的一切未知的惊喜。

有时候并不是内容本身,更多的是来自它曾经的主人,以及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的一些痕迹。

如果说《但是还有书籍》和《书迷》是围绕书的不同角度来讲的,那么台湾拍摄的《书店里的影像诗》则是单纯的在讲书店的故事了。

很简短,很多彩。

也从没想过,书店会有这么多种形态。

有开在乡村的,有开在闹市的,有为了特殊人群开设的,还有因为自己理想生活而开设的…

每个片段都非常的简短,基本上在3-5分钟内,有时候是采访,有时候是静静的拍摄,还有一个是直接对着书店门口,从早拍到晚,只拍来来往往的人群。

大概是台湾独有的氛围,每家书店无论经营好坏,店主心态都很平和随意,每一个独立书店都是一片小天地,深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特别喜欢《书店里的影像诗》。

片头将“影”和“像诗”分开来。

书店里的影,像诗。

充满诗意与欢喜。

----

在这里絮絮叨叨的写了一些文字,不过是想表达自己对于书籍的喜爱,电子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从公众号开始,一直到短视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快,快到现在只用3秒,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大数据也会根据日常的选择,来为你“量身定制”一些内容,进行推送。

获利的方式变得简单快速,但是世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无趣。

无论是装帧艺术、还是阅读乐趣,亦或是旧书给予的惊喜。

唯有书籍,能让我们得到片刻喘息。

另,文中提到的三部纪录片,都在B站有的看。

相关文章

  • 关于书,以及书店里的影,像诗一些事

    最近有计划的看书之后,买书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导致又萌生起了“不如开个书店”这样极其不切实际的念头。 虽然要钱没钱要...

  • 7月20日日记

    半年了, 一直没有动手写一写店里的书, 遇到的人, 以及发生的故事。 直到今天。 关于书,有时想着列个书单,然而现...

  • 【旧书店印象】7月20日小记

    半年了, 一直没有动手写一写店里的书, 遇到的人, 以及发生的故事。 直到今天。 关于书,有时想着列个书单,然而现...

  • 开启简书之旅

    之前一直在CSDN写作(主要是关于iOS开发和程序员的一些事),后来在网上发现了简书以及朋友对简书的一些赞赏,...

  • 解忧图书馆(家有童书)

    感冒来袭,中标,童书分享会不得不取消了。那就分享一些关于身体的书吧。像《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张开嘴巴牙齿学...

  • 【睁眼】投资自己,但别陷入自律怪圈

    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最近做的一些事,以及简书推到首页的那些关于涨粉和坚持的励志文。 睁眼打开简书也成了这几天的习...

  • 【影书】书.影

    车程的漫长其实是时间的奢侈。车窗外光影匆匆,或暖或冷的色调,再也没有比读书更适合车内人们百无聊赖的声音。 最近最让...

  • 关于简书的一些事

    这些天,似乎对于写字没那么上心了。脑子里想的东西是很多很多,却是失去了整理思绪的心情,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团乱麻...

  • 在热闹中消失的美感

    最近很想读一些书,读一些源远流长的书,内涵深厚的书,至情至性的书,直击人心的书,涵养灵魂的书。跑到书店里面去...

  • #2018.4.17#每日一问#+邱邱诺航#D8

    关于阅读方法论的书,你推荐哪些 我读的书一直都是专业的书籍、以及理财方面的,像关于阅读方法论的书说实话在没有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书,以及书店里的影,像诗一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ok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