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奶娃和娃一起睡着,半夜奶娃醒来,发现才12点多钟,看了丰富的朋友圈,不同的朋友的不同进展,内心独白,才发现有好久了,我翻朋友圈的频率下降了很多很多。注意力也更加从关注外界怎么了到我自己怎么了上来。
就在今天早上,经历了内心一个小小的情绪低落,决定以后在家陪娃少拿手机出来,带睿去过早,没有手机的早晨,我感受到空气的清冷,只穿了一条裤子,腿有些冷意。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身体的感受是失联的,比如我一直觉得穿一条羊绒裤,我是不冷的,但是身体感受到了冷,而我才联结到。我听到了很多层次的声音,近处的人的声音和早点店炸面窝的声音夹下着远处低频一些的装修声。我看到来往的行人,年迈的收垃圾的严肃奶奶,胖到拖着沉重身体走过的大妈,帅气但是腹部隆起的年轻人,内心没有评判。我看到树木渐渐萧条,街道两边不太整齐的车队。
我感觉自己好久没有这样去关注过周围,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手机的碎片化信息中迷失。我也感觉到自己有些低落的心情,为老公每天回家一有空就想葛优躺看手机的状态有些不满,️同时内心做了一些转化。我看到过去很多很多次,都是在去往下一站的路上,我把自己的这样情绪掩藏掉,但是每一次又掉入同样的失落中。我看到当手机不在身边,注意力无法被分割带走时,人才需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与自己的头脑也与自己的感受对话。
我也注意到,内在有一个空间多出了一些清明,娃因为表达不畅,过了两次早,把原本要给婆婆买早点的零钱花掉了,我又没带手机,没有不耐烦,而是事后教娃表达。没有给婆婆带早餐,而且出来吃饭时间很久,想到可能面对婆婆的有些不满,内在没有想要去让她满意,去做补救,而是尊重这个事实,和婆婆解释了一下情况。回家看她自己做了吃的,没有坚持要下楼去买。
我也突然看到,多少次我一个人在学校去食堂或者散步时,都在玩手机。好多时候,我在回避无聊的社交,我并不觉得一个人有什么不好,但是我有时竟然无意识的在意别人看到我是一个人,所以我需要用手机进入自己的世界。这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完全可以更加当下地无拘无束地与自己在一起啊。
今天一天陪娃很少用手机,其实人感觉好很多,没有什么人等着自己去回应,没有什么事需要立马去处理。当我陪伴娃时,我不会觉得他们影响到我不能处理事情,也不会懊恼没有好好陪娃,内在没有这样的分裂和拉扯,没有对自己和对娃的不耐烦。
我也看到我希望老公有更好的状态,更多地放下手机,但是他没有做到时我的那种想要去改变他的动力,和那种期待落空的不满。我看到自己很多时候对老公没有对娃一样的耐心,是因为内心的这些钩子。你也就做到这样,我为什么要做到更好。
内在又十分明白,我如何要对方改变呢?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啊,我能够先放下手机陪好孩子吗?我能够放下期望值允许对方如是吗?我能够看到他内心有挣扎但是又提不上那股劲而不评判吗?我能够在那些愤怒,失望,又有些失落的时候,不在内心diss对方,而回来陪伴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情绪操控对方吗?我一直没有,我有生气地表达,但是都不是在联结状态。我有做要求,但是一直都无效。我真的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他为什么就不改上。
这样并不互相滋养的状态已经很久了,而我的内在却在渴望更多的精神交流,而不是互相认可对方,做好孩子的爸爸妈妈即可。好在我并不执着所谓的灵魂伴侣。终其一生,每个人都要陪伴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如果有另外一个人愿意这么做,那是幸运,那样的对方一定是可以很好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才能给出的。而尘世中的我们,正如范范说的,很多人连搭伙过日子都过不好呢,我们起码生活是流畅的。
如果我们一面隐忍,一面向往诗和远方,只能说我们的生活还不够落地,我们需要的是把隐忍过成舒畅。然后其实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不过是每一个当下而已。
内在有个声音说,学习这么久,亲密关系也不怎么的,哈哈,小我的声音总会适时出现。我想说,是的,从一个孩子到两个孩子,我们的时间和内在空间已经很满,再加上高需求的睿,我们时常没有足够的心力去细修亲密关系,我们的注意力用来过生活,而不是觉知彼此的感受。就像过去的一辈人物质匮乏,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去赚钱养家而没有精力关注到精神娱乐。
其实我真的看到,如果对方没有改变,那一定是我也卡在原地。我需要做的只是成长自己,为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更多地负起责任来。允许对方如是,从来都不简单,但是这就是修行之路啊!
感谢自己半夜清明的觉知,感谢自己与自己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