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虽然说听说过民国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像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还有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虽然语文课本里也有一些他们的文章,同时也看过一些小说。但是那个时候,对于这些人,我还是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对于哲学历史,还有教育方面,我们不能够引起重视,认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为了能够进入名校,学校里争取名额,可是对于我们那个时候来说,没有一点作用。也许在以前那个时候,他们对这种事格外珍惜,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非常迷茫。
在老师给我们的教育观念里,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是为了将来能够过上更好地生活。为了分数和成绩,对于知识都是死记硬背,要么就是考试。有的时候对于知识都是一知半解,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对于哲学,还有就是文言文,诗词歌赋,我是一直很排斥的。因为个人的意识观念里,这些对我根本没用,而且也提不起兴趣。而且这些,里面的文字深奥难懂,很难耐得住性子继续阅读下去。还不如看小说,看白话文,那样的话,就像讲故事一样。
确实,人应该脚踏实地,不应该好高骛远。也许我的文章真的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字,可是离当作家依然需要走很远的路程。不如对自己放宽一点,继续做到下一个一百字,累加起来,达到1000万字吧。
其实说真的,在所有作家的行列中,相比较收入的高低,知名度的大小,我还是比较欣赏那些高产作家的。因为懂得“笨鸟先飞”,而且也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这一点,正是我所缺少的。有的人可以做到日更万字,我却连1000字都拿不出来,这就是差别。当然我需要努力,尽管别人依然遥遥领先。
能够月入过万的人真的很少,更不用说实现财富自由了。那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再说了,有些人一辈子也做不到。像是那种网络炒作的,不过都是为了赚取浏览量而已。
说真的,我现在依然还没有那个底气去投稿,更别说有什么字数的要求。要实现财富自由,恐怕更加难上加难。有时候说真的,即使真的更新文章,恐怕收入也没有多少,最多也只有个几毛钱,甚至几乎零收入。
我一个同学的老公,写诗歌十年,报刊上发表,虽然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也没有收入。所以说,有的时候,感觉别人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但是背后的艰辛,是永远都看不到的。
能够发表、投稿,有一些微博收入的人无疑是幸运的。虽然说一点点收入恐怕连一杯奶茶都买不起,但是也已经尽力了。因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属于那种天才作家的类型,副业也不好做。
要写出好文章,需要大量阅读,说不定还可以把民国时期写得好的文章作为参考。有些句子可以引用一下,有些人,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