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项目管理这些事儿敏捷开发与项目管理ACT | 敏捷教练工具箱
【那些年,我们趟过的坑】之15 关于加班,我们有故事...

【那些年,我们趟过的坑】之15 关于加班,我们有故事...

作者: js_alice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00:38 被阅读0次

     

        IT圈曾流行过一句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做IT...

        实话说,做IT这行真的很辛苦,尤其是做coding...大家对IT人的印象通常都是:不秃顶显不出资深,不加班体现不出负责任...

        一、难道 做IT天生就该加班吗?!

        其实,放眼望去,IT男们不仅智商爆表,通常颜值也多数在线。很多人不理解他们为啥齐刷刷的就是那么闷,闷骚,闷不做声,闷葫芦。以致于年会颁奖礼上对IT男的形容一般都是:勤恳的黄牛,默默的付出,笨笨的努力...长此以往,大家对IT男的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加班加点习以为常。反而,如果哪天稍微正点下班,当事人自己都会有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忒不自在,直到第二天投入到996队伍,才感觉心安。就好像IT人天生就应该加班一样!

        拿我们团队来说,我们执行敏捷项目管理模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对迭代时间箱内产能的评估有一点积累了,并且越来越准。在开发经理半奖半惩的激发下,大家认同了一项团队规则:“我们每个人在额定任务下产出质量高的完成工作后可以自愿认领技术故事作为日后评奖的依据;产出质量低的多产的bug自己加班解决。”

        就这样,一部分高手在迭代前期聚精会神,条理清晰,三下五除二。也有一部分同学闷着又闷着,到后几天加班几点。经过这样一轮又一轮的磨练,加班加点的同学越来越少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次周会上,部门领导隐晦的转述了高层领导的“疑问”:“”之前看你们的人都干到挺晚的,最近这段时间不到7点也都走光了哦...” 大家惊叹于高层领导只看表象不问产出的做法有失公允。另则,死盯着领导,等待领导转述她的反馈。遗憾的是,领导只是岔开话题,没有为团队辩驳什么。这在团队里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自此,以后不知为啥,下班了大家齐刷刷继续苦干...

        二、加班 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刚开始的几天,有点敏感,没有人去说什么,也没人问什么。这种感觉让身为敏捷教练的我感觉很是别扭。毕竟大家走过那么多弯路才花力气培养出的默契、信任、可视化、信息同步和团队平衡等,不能因为领导一个问题就平添隔阂...我也不知道该咋办,但是我告诉自己,确实应该做点什么了。

        我不得不找到部门领导。探寻她的意思。这样不清不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团队绝对的障碍。领导同意我的看法。但是这种事情,又怎能说的明白,做的明白呢。深聊之下,我们其实只有两个路可以选。

        第一,继续坚持我们原来的团队规则。(换句话说无视大领导的质疑,如果再质疑,由领导层去解释清楚)

        第二,改造或者推翻之前的团队规则。(增加工作任务推送,设置没有闲置,甚至每周至少需要两三天加班的量)

        实话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实物奖励或精神激励,第二种方法其实就是变相的延长工作时间,对于智商爆表的程序员同学们,怎么会看不透,怎么会没有怨言。然而,好像让领导去跟他的领导解释他的人员不加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团队成员明显有些波动了。大家私下吐槽,吐槽领导不替他们说话,吐槽大领导做事不够明智...然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决策显然大家也心照不宣。

        再往后的日子里,当我继续给大家倡导 简洁、倡导自组织、倡导一切能提升效率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时,明显感觉朋友们脸上的异样的情绪,似抱怨、似不屑、似嘲笑...终于,我忍不住了。将这一切的变化都做了一个汇报,一键发送领导。说明这种外在干扰对团队的厉害影响。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我的邮件石沉大海一般。以至于,我自己都开始安慰自己别当回事了...

        终于,又是在一次周会上,领导出其不意的重提了这个问题。她问了我们几个问题。

        1、各小组人员回答一下,近期各小组人员加班时段都在做什么(任务分配)?

        2、近两个迭代,我们团队的产能是否有提高。

        3、近两个迭代,我们的缺陷情况如何。

        4、我们这两周人员1个小时以上的加班时长一共多少。(要知道,所有超过1个小时以上的加班其实都是要换成调休的)

        说到这里,大家有点蒙。因为没准备,一下子也拿不出很精准的数据。我大概明白了领导的意思。自告奋勇的申请为领导做以上几个问题的数据透视对比并承诺下班后发到各小组负责人群里。

        事实上,当数据出来之后,大家会不约而同的关注到几个数据。

        1、单个人同样迭代时间箱里,加班的产能与不加班产能对比。--从项目管理平台获取

        2、谁们加班时间最多。(多出的时间大致在干什么。是否对团队有价值。)--从考勤记录导出

        3、加班少的工作产能和加班人的工作产能对比。--从项目管理平台获取

        4、整个团队近迭代与之前的迭代缺陷数及交付质量对比。----从项目管理平台获取+测试评价

        三、后记...

        我知道,读到这,大家一定想知道接下来我们领导的决策和团队的行动部署。其实,在我看来,结论是不重要的。结论只能代表领导的决策风格以及团队后续的行动调整。真正对团队起作用的是,不论加班不加班,都要做到清晰明了:加班加在哪,多加班有没有转化为多产出的价值...否则,大锅饭,混着来。对团队有害无益。

        也正是得益于领导的思维启发。从此,在团队中,没人再提加班的事情,也没人强制谁要加班谁不用加班,全看自觉;有事情的同事正点下班时依然会偷偷摸摸的溜走。

        同样,提倒休或发奖金的时大家也表现的比以往愈显心安理得...

以上,感谢阅读。感兴趣可以加微信:js_alice

转载请微信联系先告知,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我们趟过的坑】之15 关于加班,我们有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pl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