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家十识(3)

佛家十识(3)

作者: 乱杂而无章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00:04 被阅读0次

所以第⼋阿赖耶识有染、净之分, 有漏为染,⽆漏为净。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图:今天你⼜漏了啥?) “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个含义: ⼀、贪、嗔等烦恼,⽇夜由六根⻔头漏泄流注⽽不⽌,叫做漏; ⼆、有烦恼使⼈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 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 ⽽世间的⼀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前七识不分染、净。 因为阿赖耶识为本识, 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 都由第⼋识所转⽣。

因此阿赖耶识单独分开为⼆:染、净, 再加上前⾯七识,就成了九个识。 净化到⼀定程度的是第九庵摩罗识。 如果没有⼊庵摩罗识,就⽆法脱离轮回。 庵摩罗识也称为阿摩罗识、阿末罗识, 译⽈清净识、⽆垢识、真如识等, 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 

在佛性是真如本识,此为⽆垢识。 因为由本识前导,所以由本识来彰显, ⼊于内境第九识当中。 如果想要彰显佛性本质,⼀定要⼊于第九「庵摩罗识」。 ⾄于第⼗识, 唯识宗只有⼋识学说没有⼗识学说。 

⼗识是密宗学说。 

唯识学增设了“末那识”“阿赖耶识”展开为“⼋识”。 阿赖耶识被看做为根本识, 前七识均依第⼋识阿赖耶识才得以转起。 我们从⼀颗种⼦(阿赖耶识),⽣根发芽开花结果(前七识), 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万法归⼀), 能否⾹如故就要看我们修⼼养性的程度。 

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地以上及阿罗汉、辟⽀佛断尽⼀念⽆明⽽改名第九识—— 清净识、庵摩罗识;佛地断尽习⽓及尘沙⽆明,改名为第⼗识——⽆垢识、真如。未到佛地, 不能称为真如。

阿赖耶识⼀体三名, 像⼥性⼩时候叫⼥孩, ⽣育后叫妈妈, 年⽼后叫奶奶, 三种名称实是同⼀⼈, 只因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称谓。 

佛⾔:“诸佛如来, 常以⼀觉(⼗界众⽣本性之觉),⽽转诸识,⼊唵摩罗。 

何以故?⼀切众⽣,本觉(谓众⽣⼼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处不遍,即是如 来平等法身)常以⼀觉,觉诸众⽣。 令彼众⽣,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空:⽆诸相,寂:⽆起灭。⽆⽣:涅槃的真理, ⽆⽣灭。因⽽观⽆⽣的道理,以破⽣灭的烦恼)。

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有动。” ——《⾦刚三昧经》 修⾏的⽬的, 从向外看到向内看, 再逐步回到⽔的本身并且净化它, ⼀层⼀层地过滤回归本源。 所以不⽤害怕烦恼杂念。 

不⽤怕今天有漏,今天不够清净。 因为这些烦恼、杂念、情绪和修⾏的本体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你能够真正树⽴正⻅,不被牵着⾛的话。 

譬如云彩, 云彩在天空之中⾃然地聚、散;⽣起、消失, 如果你说:我要把云彩驱散, 或者把它固定在哪个位置。 

反⽽⽣起烦恼,做了⽆⽤功。

 所以如果你站在天空的本位, 云彩聚也好,散也好, 不会影响天空, 和天空没什么关系。 和你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请你睁开眼睛, 重新看看这个世界, 随喜随缘,缘起缘灭。 

你会⼼⽣烦恼,因漏⽽染, 只缘身在此⼭中。

实际上,不规范是常态,而变化是永恒的。

相关文章

  • 佛家十识(3)

    所以第⼋阿赖耶识有染、净之分, 有漏为染,⽆漏为净。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图:今天你⼜漏了啥?) “...

  • 佛家十识(2)

    这栋藏书阁是你的本体—第八阿赖耶识。 你的所有⼀切就像—— 那⼀架正在天空⾃由翱翔的⻜机,与外界接触的机壳是你的五...

  • 佛家戒律(3)

    前文本人笑拂凡尘讲了有关佛家“戒律”的事,其中还提出了有出家人“知戒律而不识戒律”的说法。并且举了“名僧”弘一法师...

  • 佛家思想篇十

    精 进 一个修持佛法的人,若想有所成就自然离不开六度。 佛学上的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处...

  • (十)佛家禪子

    疏疏澤雨間, 杳杳鳴笛遠。 徐徐清梵樂, 寂寂美慈蓮。

  • 五蕴小释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是佛家的重要概念,蕴含着佛家先哲对世界对人的重要观察和思考。五蕴的意思是什么,佛经深奥...

  • 《哈佛家训》3

    (把扫兴之事变成高兴之事):公司把原本少发年终奖这种令员工不快的事变成先通知要裁员再通知没有年终奖,最后让员工意外...

  • 哈佛家训(3)

    被拆掉两次的亭子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以诚实守信的品德而受到国人的尊重,他一生做人的原则就是两个字:诚实。正是这样的人...

  • 挖掘潜意识的资源/微妙的心理

    挖掘潜意识的资源 人的意识分三个层次:浅意识,潜意识,本体意识。我理解,佛家讲的八识中,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

  • 行到心识起灭处,能遇十方三世佛

    行到心识起灭处,能遇十方三世佛。 修到十识就是空,九识就是空不空,八识是不空。直接到十识就是起灭。 一心三藏就是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家十识(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qu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