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一件小事激发了自己要重新练习英语口语的想法,起因是我与一位宝妈带着孩子一同吃饭,因为她知道我是英语专业的,便让自家孩子与我用英语交流,那一刻,我内心十分抗拒,便以自己英语口语欠佳为由,敷衍了过去。
事后回想,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人不敢开口说英语,着实令人羞愧。我甚至羞于向他人提及自己拥有专业八级证书,毕竟我的英语口语水平实在差强人意。一方面,平日里我极少开口说英语,许多单词说出口都觉得生涩;另一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够标准,因而始终缺乏自信。
于是,我决定开始练习口语。我让 Deep Seak 推荐了几款练习口语的 APP,选择了之前朋友也推荐过的 Hello Talk。怀着好奇,我尝试与外国人交流。
不过,初次使用时,我仅通过文字交流依旧不敢开口说英文,结识了一位在河北保定学习中医的巴基斯坦学生。后来又有一位来自美国芝加哥的医生留言表示想学中文,他直接发了语音,用中文说了句“晚上好”。我心想,此时我可以转换角色,作为说中文的一方,我还是颇具自信的。于是,本着相互学习的心态,心里负担就没有那么重了,我鼓起勇气进行了首次语音交流尝试,用英文和中文各说一遍,与他聊了起来。于我而言,这也算是一次突破。
我常常思索,自己为何不敢开口说英语,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发音不标准吗?实则更多是在意他人的评价,即便对方只是陌生人。然而,他人的评价真的如此重要吗?似乎并非如此。所以,先抛开顾虑吧,即便说得别扭,也该认真练习口语了
后来又认识了一位在北京五星级酒店的印度主厨;还有一位澳洲莫纳什大学教商科的教授,他很热心的给了我一些建议。最近聊的比较多的是那位美国的儿科医生,他说他有考虑来中国,所以最近在学习中文,他有个8个月大的孩子,他也会针对我发的英文句子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议,是一个不错的语伴,从陌生到随意,也仅仅通过几次聊天,以及彼此对不同文化的好奇。还有那个目前在中国五星级酒店工作的印度主厨,他会分享他做的菜品,因为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还在印度,所以他喜欢网上找人聊天,最初我是不太习惯,也不知道聊什么,不会太主动的发信息,因为他也用微信,微信上有翻译功能,所以中英掺杂着交流倒也不太费劲,聊了聊印度的文化,其实我还提了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是问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是不是不太好,他说很难回答,但他表示他挺喜欢中国的,觉得中国人很友好。其实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deepseek,结果deepseek让我换个问题。
这个小小的尝试,有个比较深的感触就是很多外国人都很自信,即使他们的中文说的不是很好,他们也敢于去说去表达,而且会比较主动的发信息问候,而自己却相反,不敢说也不会主动去问候,各种顾虑太多,现在转变了些就是和外国人聊天心态上更轻松了些,说错了,发音不标准都没关系,把自己当做一个初学者,慢慢去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