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没事乱翻书生活家
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作者: 对花情味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19:32 被阅读66次

关于汉字字形、起源的著作,最权威的莫过于《说文解字》。可《说文》一书,编著于公元100年至121年间,除非是专门从事汉字研究的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翻看了。

2002年4月,我从长沙定王台弘道书屋带回来一本叫做《汉字王国》的书。

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汉字王国》从甲骨文和金文说起,对数十个汉字的起源进行了追溯。严格来说,这算不上一部严谨的研究汉字的著作,更类似一部通俗读物。

作者分析汉字起源的章节分类也颇有些意思:人和人类,水与山;野生动物;家畜;车、路和船……,每一章节里,对相关字的起源、字形进行了分析。比如说在“人和人类”这一章节里,就对“人”字以及相关联的“从”、“化”、“比”、“北”、“大”、“夫”、“天”以及与人身体相关的“眉”、“目”、“面”等字的字形变化、本意、意义变化等进行了剖析。

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如果仅仅如此,这本书与其他的专门研究汉字的著作似乎除了分类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介绍这些字的起源时,作者还加入了不少与这个字相关的故事,以及看到这个字时的感受。

比如说在说到“自”字时,作者先说到某个初夏的下午,她沿着北京北海骑车,经过一个门前有特别好看的小花圃的房子。她跳下车来和主人聊天,问起是谁修了这个花圃,这家的男主人自豪地笑了,指着自己的鼻子:是我。从男主人的一个小小的常见的行动,作者说到,“自”字最初的意思就是“鼻子”,而字形也恰如一个鼻子的正面图。

类似的小故事,在书里比比皆是。与其说是用故事来加深读者对某个字的印象,不如说是有一个个汉字串起了与汉字有关的故事。套用时下流行的一个句式:作者写的不是汉字起源,是情怀。

每次翻看这本书,我都会从中感觉到汉字的美丽,揣想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工具,在哪一种物品上,第一次写下了这个字。从此,任凭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这个字在龟甲上、布帛上、竹简上、纸上、电子屏幕上,以不同的字体出现,一笔一画里,是老祖宗的智慧,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精髓。

《汉字王国》的作者林西莉是瑞典著名汉学家、作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这么一本既有严谨的理论又有情怀的关于汉字的书,却不是由中国人写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相关文章

  • 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关于汉字字形、起源的著作,最权威的莫过于《说文解字》。可《说文》一书,编著于公元100年至121年间,除非是专门从...

  • 书法

    汉字之美 书写经典

  • 汉字之美,美在其意。

    汉字之美,美在其意。意美如诗,诗意盎然。 汉字具有诗意之美。汉字背后蕴藏着中国的社会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 汉字之美,美在其形。

    汉字之美,美在其形。形美如画,画面生动。 汉字具有形态之美。汉字的字体变化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 5月18日,听静缘先生为您讲解中国汉字之美!

    听静缘先生为您讲解中国汉字之美! 世界上唯一能将文字作为艺术的国度,只有中国。 中国汉字之美...

  • 仁者寿

    汉字之美,书法之美,还有汉字里隐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汉字对我们民族品质的塑造,对我个人而言都是新鲜和感兴趣的...

  • 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汉字之美”。 我明白了: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联语粹编》

    吾华汉字之美,自不待区区赘言,姑录鲁迅之话以为印证: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

  • 汉字之美

  • 汉字之美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短短几划笔画便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其中,每一个一个汉字都有属于它的寓意,给人以惊奇之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本书里感知汉字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q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