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作者: 大娟子在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07:36 被阅读0次

原来去附近的小学堂一直听那里的老师说:要抓住教育的根。

我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小学堂读很多遍《论语》我觉得枯燥无味,带孩子也是随意的读一下。

直到再次听《好奇心》这本书时里面提到:

教育的3个误区

1.孩子不需要教师指导。

2.事实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3.学校应该传授孩子能力而非知识。

这3个误区我是妥妥的全中。

樊登老师讲的那个贫民窟的例子,我以前听说过,也误以为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环境,不需要指导,孩子自己可以去探索。

生活中我下意识的会故意不告诉孩子事实,让她自己去探索,感知。但我没有去验证她的认为是否正确。

我还以为儿童时期最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数据库的建造也必不可少的。否则将来用时不够用,或者没有。只有好奇心,思维能力是不够的。

此后我才开始有计划的带孩子读经典。

从小就没有人教我该如何成为一个人,如何做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如果从小我就知道这么一句话,知道反求诸己,或许我不会在别人身上苦求一些终归得不到的东西。

有些人走上了不归之路,不就是因为丢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吗?

如果孩子平凡甚至平庸,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至少不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

如果孩子小有成就,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事,以免丢了自己!

在让孩子学画画,唱歌……这些技能以前,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基础。

就像建造一座房子,地基(经典)是基础,技能特长是装修。

没有地基建不了房子,怎么去装修呢?

我也改变了对经典的态度,以前觉得它古董,枯燥无味!现在觉得古人真的是有智慧,樊登老师也经常说:很多西方的一本书,在验证东方的一句话!

《刻意练习》《终身成长》2本书都在验证这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最近又听到一句话:读经典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为了创未来!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怎么去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做人的道理,就在经典里!

因为不知道反求诸己,一味的向外界寻关注,求而不得才痛苦。

教育的根不但是对孩子,对大人也一样适用!

目前我对经典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ly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