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读后

作者: 西风5 | 来源:发表于2016-10-31 00:37 被阅读39次

残酷现实版科幻小说。

北京折叠

关于作者与译者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继刘慈欣之后,颁给了一位中短篇科幻小说作者——《北京折叠》郝景芳。

查了一下才知道,译者是翻译《三体》的刘宇昆,哈佛大学英美文学与法学专业,选修程序设计的多专多能的帅哥,业余时间,他还从事科幻小说与诗歌写作。他本人已经两度获得雨果奖。

都知道一部作品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译者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甚至有一种声音说,《北京折叠》获奖是因为刘宇昆用英文重新写作之后才获奖的。

虽然这么说,也不能磨灭小说本身的价值。不管怎样,作者以科幻的形式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似乎看见《动物农场》的影子。谁说不是呢!三个空间,不同的人生,难道不是真实世界的折射吗?

与小说类似节目《共同体的意义》

《罗辑思维》新一期节目《共同体的意义》不就是残酷现实版的《北京折叠》延伸吗?

罗胖在这期节目中讲述的虽然是德国的状况,富人与穷人各自形成共同体,富人生活在深宅大院,没有必要让其他人得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到底如何,就是要区分富人与穷人。富人的世界是穷人永远无法企及的。

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大城市化的来临,咱帝国阶层也已经形成,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就如同《北京折叠》中生活在三个空间的人,享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次级空间是根本没有办法通向更高级空间,也就是说,低等级的空间的人,永远无法了解高等级空间的状况。就如同泰坦尼克号中不同等级舱位一样,三等舱的人想进入同等舱,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三空间的人无法想象第一空间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在罗胖订阅号中文字版,有一段文字实在让人唏嘘,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拿出一张A4纸,从底部往上,每隔一厘米就画一道杠 ,每道杠代表财产5万欧元,到A4纸顶端的时候,代表1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万多一点。

90%的人财产用一张纸就涵盖了,剩下1%的人的财富是怎样的呢?你出了这张A4纸继续画,在距离3.5公理处是他们的财产。

怎么样,也惊倒了罢。阶层划分,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联想为什么?

不由得想到,为什么人类每隔几百年必有一场大的战争,或颠覆现有的权力中心,无非就是利益需要重新分配。至于使用的手段如何?看看奥威尔的《动物农庄》,不言自明。

又不禁让我想起,前几天去罗红摄影美术馆途中的感慨。也有类似之处。凭借对摄影的多年爱好和了解,我知道,什么是好照片。从技术层面来说,只要是多年的摄影人都不会太差。区别在于照的精神层面体现的内容、不同视角画面美感。

不得不说,罗红的美术馆从场景建造本身来说,是有园林价值的。摄影展出的照片同样是美的,但这种美,在我看来属于后者——不同视角。而这独特角度背后是少不了时间和财力的支撑。多次去不同的地方,几乎是利用直升机航拍,试问,有多少人可以有这样的资本去拍这样的照片呢?

以此来说,他一生追求的“美”,是很多人想做,但又无法企及的。

那么,生活在现实版第三空间里的人是不是要为没有希望的未来绝望呢?按小说里的逻辑来说,绝大多数人是根本没有机会改变生存空间的,前提是已经放弃自己,或者说,对现有的生活状态完全自洽。

结尾处,埋下伏笔,大概就是说,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希望进入更高一层空间,虽然机会渺茫,终究聊胜于无。

又或者,那只是第三空间的人,对未来美好的幻想而已。

相关文章

  • 《北京折叠》读后

    残酷现实版科幻小说。 关于作者与译者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继刘慈欣之后,颁给了一位中短篇科幻小说作...

  • 《北京折叠》读后感

    北京折叠这本书火了好久,读了好多遍,今天有空写下读后感。 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2016年4月入围美国第74...

  • 《北京折叠》读后感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

  • 《北京折叠》读后感

    对于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最大的兴趣点当然是来自其获得雨果奖的吸引。抱着对获奖文学巨大的好奇心,我翻开了《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读后感

    《北京折叠》讲述了一位清洁工老刀为了糖糖(捡来的女儿)上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从第三空间偷渡到第二空间和第一空间的故...

  • 《北京折叠》读后感

    2016年8月21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作者郝景芳,天津人,2006年毕...

  • 《北京折叠》读后感

    文/爱看书的朵拉 带着好奇心阅读了得了雨果奖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看完的感觉这真是一篇很生动形象的社会写实小说。...

  • 《北京折叠》 读后感

    这是一部短片科幻小说,由作家郝景芳所著,获得了雨果奖,是继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后第二部亚洲雨果奖获得作品。 主要讲...

  • 《北京折叠》读后感

    读完《北京折叠》触目惊心,这哪里是科幻小说,分明就是真实世界的写照。分明就是用虚表真的手法毫不手软的直指人心。 在...

  • 北京折叠 读后感

    北京折叠前一段拿了雨果奖,风头很劲。我早早就听说过作者郝景芳,但一直没有读过她的书。便趁着这股热潮,看了北京折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折叠》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gu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