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老家了,她想念在轮滑班新交的好朋友“WB”。上周视频的时候问爸爸“WB”去上课了吗?
爸爸答应她等周末去俱乐部看一下。
周六晚上5点多特意去了一下孩子学轮滑的俱乐部。当时有两个目的,一是咨询一下孩子到底适合练花滑还是速滑。因为三星的动作都已经学完了,教练也提醒要对接下来的打算做个心理准备。
第二个目的就是代孩子看一下“WB”是否在坚持上课。
我在楼下的超市买菜,请孩子爸爸独自去俱乐部。
过了一会孩子爸爸找到我说“WB”已经换了三个轮的鞋,毫无疑问她选择了速滑。因为教练们都在上课,他也没有机会和教练沟通,和WB父母聊了一会就回来了。
等我俩买好菜回到家的时候,正好孩子发来了视频,爸爸问孩子,“你知道我今天见到谁了吗?我去了一趟你们的俱乐部。”
孩子想了一下回答:“WB”
爸爸说:“猜对了。WB学花滑了。”我很惊讶,为啥不告诉她WB选择速滑了呢?
这时孩子一本正经的说:“虽然我和WB是好朋友,可我喜欢的是速滑。”回答让我感到吃惊。如此坚定。
她接下来说:“一星的时候可以一起上课、二星可以一起上课,三星也可以一起上课,预备队有花滑和速滑,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我选择速滑,我们不能一起上课,她也还是我的好朋友,下课我们还可以一起玩蹦床”
一口气说完,令我赞叹,连贯有序,没有听到用然后做连接。
她的选择如此坚定,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再咨询教练了,支持就好。本来我们对她练轮滑没有什么预期,她喜欢,学会可以多运动一下而已。
今天早晨上班,在地铁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内驱力的概念。
“内驱力即内部驱动力,表现在有没有外在奖励和监督孩子都能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去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且不会轻言放弃。”
我想我家孩子对轮滑的喜爱也许就是内驱力在起作用吧。
小区里孩子的玩伴也曾经报过她所在俱乐部的课,上了几节后就没再去。当时我们选择80课时的时候,有朋友劝我们要谨慎,万一孩子不想学了呢。我自己也曾有过这种担忧。
孩子在俱乐部同一级别的要好的姐姐升星了,她就把下个级别做目标。记得刚上二星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叔叔,他家儿子在预备队,孩子和小哥哥熟悉之后,就对叔叔扬言,以后也要去预备队,叔叔得知她才二星,说那你可得努力呀。其实孩子也并不知道预备队是干啥的。在她的心目中,预备队在整个俱乐部的水平最高,是她努力的方向。
那我自己对内驱力的理解就是:对想要做的事情心里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做事的过程中脚踏实地,并且能感受到做事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快乐感,目标自然而然的就达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