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漫谈“九九歌”

冬至漫谈“九九歌”

作者: 阿雪_3cd7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2:07 被阅读0次

                  薛玉森

        冬至,乃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南半球则是白天最长,夜间最短。古人称此为“进九”。意思是从这天开始,要过九九八十一天才寒尽春来。于是乎,便有了历史上流传已久的“九九歌”。

        关于“九九歌”,目前在民众中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而最早且成文的“九九歌”当出自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其原文是:“一九、二九,招呼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栗;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其实,“九九歌”不仅冬天有,夏天也同样有一首“九九歌”。据载,宋人周遵循在《豹隐纪谈》里,记述了一首“九九歌”。歌云:“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和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晚间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歌中描写了夏至以后九九八十一天里百姓日常生活的情景,也说明了夏季炎热的天气是从进入夏至以后一步一步开始降临的。

        今日冬至到来,让我们先行感受一下这冷在“三九”的寒冬气息,待到明年盛夏光顾之际,大家再行体会那热在“三伏”的酷暑意境吧!

作者简介

        薛玉森,男,笔名阿雪、东乡玉,1957年生于天津静海县。做过农民,放过牲畜,出过河工,当过村官。1979年高考出炉,1981年正式参加工作。先有中专证书,后自修至大学文凭。36年一直服务于基层,先后在三个乡、镇就职。曾任公社生产助理、公社党委宣传干事、乡政府办公室秘书、乡党委宣传委员、乡长助理、副乡长、副镇长、政府顾问等职。自幼爱好爬格与涂鸦,初有零星条、块文稿偶尔面世,自1984年始渐有起色,陆续有散文、诗歌、小说、寓言、杂谈等见诸报刊,也曾有漫画作品点缀一二,尤以民间故事与幽默笑话见长。已在《天津日报》、《天津农民报》、《今晚报》、《滨海时报》,《北京晚报》,《静海文汇》,《中国漫画》,吉林《婚育漫画报》、《幽默与笑话》,以及《静海作家网》,《海河网》等发表各类作品400余篇。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文集《九月的记忆》,主编《风雨同舟·静海政协六十五年》(待版)。

      ——  ——  ——  ——  ——

        注:本文插图均摘自网络,在此,特向图片原作者致谢!

相关文章

  • 冬至漫谈“九九歌”

    薛玉森 冬至,乃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南半球则是白天最长,夜...

  • 夏至“九九歌”,你知道吗?

    冬至的“九九歌”,你肯定知道。但夏至的“九九歌”,你知道吗? 和冬至后猫冬一样,夏至后消夏也有“九九歌”。(明)张...

  • 冬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冬至快乐!——《聆听二十四节气》

    冬至快乐! 今天有没有告诉小朋友冬至的历史典故呢? “冬至三候”和《冬九九歌》又是什么呢? 吃汤圆有什么寓意? 饺...

  • 冬至,去贵州

    冬至 是贵州铺天盖地的冷 是辣椒热火朝天的红 是唱着九九歌盼着春暖花开 ——题记 我是北方姑娘,每年的冬至左不过就...

  • 烟火人生111

    今日冬至,从今天起开始“进九”,真正的开启过冬模式了,儿时念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 在陕西,不论贫富,冬至这天饺...

  • 漫谈“冬至”

    朋友问:“ 你一出现就这么高深的理论,合适吗?今天冬至,你敢赶回潮流弄篇冬至相关的么? ”于是趁着吃饭时,草就一文...

  •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从冬至...

  • 冬至日漫谈

    昨天冬至,看起来是所有日子中平凡的一天。冬至本是24节气之一,伟大的先民们用他们的智慧发现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之...

  • 冬至

    冬至到来,除了吃水饺以外也进入了数九的时候。你可知道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漫谈“九九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ut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