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遍《风雨哈佛路》,电影的英文名为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可能因为译名的原因,一直没有动力去看这部电影,但是最近看到了一张电影海报,被Liz眼中的倔强吸引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比如现在很高的抑郁率,我做教师这几年,遇到的绝大部分抑郁的学生确实也都源于家庭,一般都是归于强势的父母,可是我也一直在想,父母只是原因之一吧,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无能吧,自己不作为......
若说原生家庭,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比Liz要好吧,比她大的姐姐在这样的家庭中低了头,可是她却倔强地选择了跟朋友去流浪,很多人不是没有路可选,而是自己不敢选;
当朋友选择就这样混下去的时候,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命,她选择了去读书,也许有人会说,因为Liz是天才,她能做到的,别人做不到。不,就算不是Harvard,就算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专,也可以改变命运的。读书意味的不是顶尖名校,而是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待生活的逻辑.......
不要再去抱怨他人了,生在那样家庭中的Liz都没有抱怨。很多人只是在抱怨,却根本不想改变,没有勇气改变......
在不能改变的条件中,比如原生家庭或者目前无法辞职的工作,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