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散记|小暑.8

作者: 山居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8:22 被阅读102次

下午两点四十,太阳正毒,秦月和杨支书终于到了七社集中居住点。时间已经很紧,两人仍然分头入户调查。七社共三户,两人各走一户,最后在宋兰香家汇合。

秦月去的黄阿平家,夫妇二人带两个孩子,情况说好不好、说坏不坏。阿平在浙江务工多年,年过四十才在当地哄了十几岁的小英娶回来。沟里老房子早就破烂不堪,所以去年也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把房子建在了山腰公路旁的集中点。说好是因为阿平夫妇在村里所有贫困户中算是年轻的,而且除了阿平手上有点残疾务工选择面窄一点,一家子都还健健康康。说坏是因为两个儿子都还小,阿平老婆小英必得在家看孩子,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阿平一人身上。

小英和两个小子正在屋后阴沟清理后坡滑落的土石,看到秦月过来,先热情打了招呼,又半真半假叫苦:“秦主任,这后坡垮这么多土石下来,我们母子几个哪弄得动。”说着把手往秦月面前递,“你看我这手都弄痛了,村里是不是也找人帮帮我们?”声音温软甜糯,不像是叫苦,倒更像撒娇。秦月赶紧退了几步,才在屋外水泥路上站定。还没开口,小英笑骂:“好你个秦主任,这后面又没蛇咬你,你怕什么!外面那么热,你倒是站进来些。”

秦月无奈,转头扯着脖子喊:“杨书记,阿平嫂子叫你帮忙清阴沟,赶紧过来!”小英笑着呸一声,进屋掇条凳子放在檐下招呼秦月坐了,这才安生下来。

还好,小英虽然有时会开点玩笑,对政策落实倒没什么意见,对于镇上村上也怀有感激之情。所以,说叫村里帮忙清理阴沟虽是半开玩笑半当真,对调查还是很配合。又叫家里小子去摘了西瓜,招呼秦月和在隔壁调查的杨支书过来一起吃。

吃了西瓜,两人往宋兰香家去,小英也捡把蒲扇摇着跟过来。那年过八十的老人,还没搬新家就死了老伴,如今只一个人住在这里,好在这空荡荡的集中居住点还有两家人陪着她。

老人耳朵背,反应也迟钝,问起话来极吃力,尽显迟暮之态。这边问她能不能说清家里几个人享受的政策,房子面积多宽,自己出了多少钱,她侧着耳朵大声问:“你说什么?”好像听到点什么,又面带笑容大声喊:“满意!党的政策好,村上干部好,帮扶单位的领导对我也好!他们都好,我们都满意!”

小英瘪瘪嘴,“党的政策是真的好,帮扶单位也没得说,这村上干部啊,宋婆婆怕没得啥子好满意的。”又转头望着杨支书笑,“杨书记是镇上干部,我不是说你哈!”

进村一年了,宋婆婆家的事自以为也挺了解,这话却是第一次听到,秦月忍不住好奇。

杨支书已沉了脸:“阿平嫂子,这话可不能乱说,村上这几年落实政策可没打什么折扣,有什么不满意的?”

小英也不怕,笑吟吟地对杨支书说:“你们才来多久,好多事不晓得也正常。你也别凶,外头来调查我可从来没说过。”

相关文章

  • 脱贫散记|小暑.8

    下午两点四十,太阳正毒,秦月和杨支书终于到了七社集中居住点。时间已经很紧,两人仍然分头入户调查。七社共三户,两人各...

  • 脱贫散记|小暑.12

    脱贫散记|小暑.11转眼已经六点过,天色越发暗了。杨支书已经顾不了太多,当着大家面给镇上刘书记打电话汇报情况,请求...

  • 脱贫散记|小暑.11

    雨虽然停了,乌云仍未散去,不过五点半,天色已阴沉沉暗了下来。 刘主任仍不紧不慢地除着胡老太婆院坝边的杂草,随他一起...

  • 脱贫散记|小暑.9

    三点刚过,太阳将要西斜,烤得人毛焦火辣。秦月和杨支书都有点害怕在那热气蒸腾的水泥路上跋涉,再听一段故事也好。 小英...

  • 脱贫散记|小暑.10

    六月天,娃娃脸,刚才还烈日当空,只一瞬间已是乌云密布。三点半,秦月与杨支书行走在往八社去的山路上,两人都沉默着,完...

  • 脱贫散记|小暑.13

    七点半,毛毛细雨随着夜幕降临,远山近树都已看不分明,山村陷入一片寂静,除了偶尔响起一声有气无力的嚎哭。 看热闹的几...

  • 脱贫散记|小暑.7

    从老社长家出来,已经快两点,日头正当顶,晒得皮肤生疼。秦月与杨支书从沟的另一边往山上七社出发,那里还有三户搬迁户需...

  • 脱贫散记|小暑.5

    阶沿白花花的阳光刺目,屋外核桃树上蝉声渐起。老社 长睁着蒙眬醉眼,继续讲述着他的章回体故事。 第一回合虽然结束,既...

  • 脱贫散记|小暑.6

    饭菜都吃完了,老社 长就着一点残酒,仍然津津有味地讲述佛崖过去的故事。 小王走了,镇上派了五十多岁的老牛来。老牛虽...

  • 脱贫散记|小暑.4

    老社长家饭已备好,还是蒸的腊肉香肠、青椒蒜泥拌黄瓜和豇豆干饭。杨支书和秦月一到,老社长就招呼着要喝两杯。工作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脱贫散记|小暑.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ae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