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圣贤书友会想法
读《左传》之四百六十二定公六年 上

读《左传》之四百六十二定公六年 上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4-10-27 22:50 被阅读0次

  【经】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二月,公侵郑。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传】

  六年春,郑灭许,因楚败也。

  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公叔文子老矣,辇而如公,曰:“尤人而效之,非礼也。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公子与二三臣之子,诸侯苟忧之,将以为之质。此群臣之所闻也。今将以小忿蒙旧德,无乃不可乎?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而效小人以弃之,不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译文

  【经】

  六年春季,周历正月癸亥日,郑国的游速率领军队灭掉许国,将许国国君拘捕回郑国。

  二月,定公发兵攻打郑国。

  定公从攻打郑国的地方回来。

  夏季,季孙斯、仲孙何忌去到晋国。

  秋季,晋国人拘捕了宋国行人乐祁犁。

  冬季,在城中筑城。

  季孙斯、仲孙忌率领军队包围郓地。

  【传】

  六年春季,郑国灭亡了许国,这是由于楚国战败,不能救援。

  二月,定公发兵侵袭郑国,夺取匡地,这是为晋国去讨伐郑国的攻打胥靡。去的时候不向卫国借路;等到回来,阳虎让季桓子、孟献子从卫国国都的南门进入,从东门出去,住在豚泽。卫灵公发怒,派弥子瑕追赶他们。公叔文子已经告老退休了,坐了人拉的车子去进见卫灵公,说:“怨恨别人而效法他,这是不符合礼的。鲁昭公遭遇危险的时候,君王准备用文公的舒鼎、成公的宝龟、定公的鞶鉴作为赏赐,如果有人能送回鲁昭公,对这些宝物就可以任意选用一件。君王的儿子和几位臣下的儿子,诸侯如果为鲁昭公操心,就可以把他们送去作为人质。这是下臣们所听到的。现在将要用小小的愤恨掩盖过去的恩德,恐怕不可以吧!太姒的儿子,惟有周公、康叔是互相和睦的,而现在要效法小人而丢掉和睦,不是受骗吗?上天将要让阳虎的罪过增多而使他灭亡,君王姑且等着,怎么样?”卫灵公就停止出兵。

楚国战败其实是在前年定公四年(前507年),去年秦国援兵来后,再加上吴国内乱,楚国已经逐步收复失地了,当然也可能是楚国经历了这一次几乎灭国的危机,已经焦头烂额了,暂时顾不上周边小国,郑国趁机灭了许国。郑许之间的恩怨我们可以追溯到隐公十一年(前712年),两国两百多年来恩怨纠缠也是源远流长了。

郑国这段时间跳得历害啊!灭许肯定得罪了楚国,而伐胥靡,我们在后文可以看到是和王子朝的乱党残兵纠结在一起了,这又得罪了晋国。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鲁国应晋国要求敲打郑国,大军路过卫国时完全失了礼数,“周礼尽在鲁矣”终结了吗?也许是阳虎存心挑事吧!鲁卫关系大部分时期都是不错的,在老臣的劝谏下,卫灵公还是控制住了情绪。


相关文章

  • 典故里面有乾坤(八)有恃无恐

    “有恃无恐”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原文为: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丕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齐师...

  • 读《左传》之两百零七成公十六年 上

    【经】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

  • 喝茶的人,有多自律?

    喝茶的人,有多自律? 汉《左传·哀公十六年》有载:“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原文: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

  • 自律--成就自己的最强品质

    自律,即自我控制,方能对自己的人生收放自如。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诛之曰:「旻天...

  • 古人取名的学问

    读《左传·桓公六年》申繻论命名一段,大长见识,遂拓展读之,致有此篇小记。 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

  • 《左传》——僖公上

    僖公在位三十三年,左传中将僖公部分分成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为僖公元年至十五年,即公元前659至645年。 十五年中...

  • 原创《使命重于泰山》

    “使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

  • 自律是离开舒适区的能力

    自律self-discipline ,百度上是这么解释的: 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 穿越千年的汉服一一传统文化的衰败与崛起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

  • 师春话题:晋军伐郑大胜于鄢陵

    据《左传》,在鲁成公十六年,因郑国投靠楚国,晋国发大军伐之。为此,楚国出重兵救郑国。于是,两军对峙于鄢陵。早前投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四百六十二定公六年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vu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