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核心概念解读】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人性格的解读,DISC是基于人行为风格的一种。
我们为何要去了解他人?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千差万别,如果没有这个意识,你会对于同一件事情,别人的反应和你不一样而感到莫名的不理解和沮丧。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一个工具,可以把千差万别的人按照关注角度和行为速度分成四大类,非常有助于我自己了解纷繁的人整体。
了解他人的第二点在于可以更好的跟他人互动。这个怎么说,社交需求是马斯洛五大需求的第三大,也是人性使然,我们希望自己被看到被喜欢,也希望能够跟大人互动得到快乐,我也如是。
第三点高阶一点在于互动的目的,肯定不是仅仅让自己高兴,很多情况下,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能够达到共赢,至少达到自己的目的,建立亲和的主要方式要通过了解他人来达到。
【个人体验】
我在三年前学的DISC,这个工具对我提升自己的人际敏感度帮助很大,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也能够透过行为去看到对方背后的需求,甚至有时能够预判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举个自己老公的例子,我按照DISC经常会使用IS两种风格,更关注人本身,也比较喜欢跟他人互动交流,追求体验和各种新奇的事物。
而我老公是CS,整体会比我慢很多,想的多动的少,很多事情慢工出细活。
以前我就会经常催促,“好了没,好了没,怎么还没完,走不走呀”等等这样类似的话语。在在知道老公习惯使用的行为风格后,我就给老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慢慢来,往往最后的作品会给我惊喜,也大大缓和了夫妻感情。
在工作上,很包容和喜欢跟我行为风格不一样的同事,因为这样团队才会多元,各个方向都有人擅长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也接受跟我类似的同事,因为非常合拍,类似左右手,做事更顺畅。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一种情景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四种解决方式,这样1234想一遍,就知道面对的对方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更合适更能发挥最大效用,作用力大的更是不要不要的。
【行为指引】
借着这个年底,因为测评软件换了新的系统,现在是甄有才,再复训一下,更好的利用目前的测评,再加上教练技术的加持,可能会有更加不一样的结果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