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开
图:网络

上初中时老师让写日记,说是写日记有诸多好处,比如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可以记录生活等等,于是开始写日记。说是日记,也并非每天都写,但五、六年下来也是写了厚厚的几本。
时隔多年,日记里具体都写了些什么已无从知晓,只知道某篇日记里写了心中对某件事情的愤怒,恰巧又被当事人翻看。冲冠一怒,不顾众人惊愕的目光,哭喊着点燃了几本日记本。
烧掉的不仅仅是日记本,随之而去还有心中某些看不见的东西,从此写文成了心中隐隐的痛。从那一刻起便不再写日记,也不再写文字,既然不能给它们一个安全的空间,又何苦招惹它。
倏忽之间半生已过,曾经的过往不管多么的沉重,如今似乎已经成了别人的故事。偶尔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不再气愤难抑,更多的是不忍,仿佛看见了当时那个既无奈又无助的30多年前的自己。
2017年春的婺源之行重新燃起了写文的热情,于是惴惴地拾起了早已生疏的笔,开始写起了青涩的文字。不料竟已坚持了4年之久,写文140余篇,27万余字。如果可以,我会坚持着一直写下去,并将其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关于写文的好处,曾经写过几篇文字,总体来讲,写文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保持一种清楚的认知能力;写字会让人安静下来,能忍受孤独和寂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然最大的好处还是能够抒发情志。心情愉悦时要去写文,此时不只嘴角、眼角带着笑意,就连内心也在荡漾着幸福的涟漪,幸福感会倍增;心情郁闷之时也会去写文,通过写文能让内心的烦闷通过文字抒发出去,不致郁结于心。
写文本身是具有魔力的,一经养成便再也难以割舍。平日所写多为生活随笔,权当日记最好,相信多年之后拿来再读,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曾经看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三观不同切莫深交,深交则友尽。文字通常是写作者内心的最真实显现,读其文则如见其人,故而每每在将文字分享朋友圈时多有踌躇。写文,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人,生也寂寞,死亦孤独。而写文无疑是给心灵找到了一个栖息之所,使之不再流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