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作者: 心香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25-01-30 09:36 被阅读0次

我读《道德经》已有几十遍。今日,我对“无为”一词有了全新的感悟:“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当下,不少人倡导“躺平”。其实,他们之所以能够选择“躺平”这种无为状态,恰恰是因为此前未曾“躺平”,一直在积极“有为”,积累了足够的资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像一位资深老教师,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与教学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以一种轻松、“无为”的状态开展工作。可见,这种“躺平”的背后,是曾经的拼搏与奋斗。

在子女教育方面亦是如此。孩子从出生到小学阶段,或是10岁之前,家长若能用心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进行扎实的养成教育,那么孩子进入初中后,便能凭借已养成的好习惯自主学习。此时,中学生已有独立思想,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备主见,会主动探索知识。家长就应适时“无为”,不过多干涉。这种“无为”,实则是以5到10年的精心“有为”训练为前提。

再看卖油翁、神射手以及庖丁解牛的故事。他们之所以能气定神闲地展示技艺,正是因为此前历经了成千上万次的刻苦训练。 哎,提到上万次,就想到现代心理学的一种说法:任何一种技能,只要练习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为什么呢?这1万个小时意味着持续不断地“有为”。当一个人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时,他可谓是见多识广。在这个领域,他说话极具权威性,面对很多年轻人提出的问题,都能轻松应答。之所以如此轻松,是因为他曾经付出过艰辛努力。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做大生意的人那么友善,身居高位的人那般慈祥、平易近人。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那段工作强度大、气氛严肃紧张的阶段。各种状况、各类现象、诸多事件,他们都经历过,已然成竹在胸,所以能够以平和、亲切的态度面对一切问题。

所以一定要记住,“无为”的前提是“有为”。我们必须先努力“有为”,才有资格谈论“无为”。去年有句调侃的话:低调。那些低调的人,之所以能够低调,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所在领域的规律,对一切都了如指掌、把控自如,所以才能低调行事。

相关文章

  • 学习《道德经》笔记整理

    如何正确理解“无为之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的前提是有为。因为有无相生。“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

  • 无为是有为

    想要拥有的太多, 人就会变得焦躁。 人最怕的就是, 想得太多, 做得太少, 能力不足, 贪念太多, 到头事事无成。...

  • 无为是有为

    你不要对一段关系有着长久的期望和幻想,你可以幻想,它来的时候是非常热烈的,但是你不能期望它是长久的。因为我们需要知...

  • 无为与有为2019-02-14

    无为与有为 看到一篇转发文章,没有署名。文章说: “道家和佛家的无为思想都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明白了,你就知道佛道...

  • 生活启示录第140集(有为也无为,无为即有为)

    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有心即是为!你的有为,或许是在别人眼中的有为。你的无为,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的无为!有为或者无...

  • 心灵随笔

    1 对别人慈悲,要有为。对自己慈悲,要无为。 利众,要有为。利己,要无为。 有为,是在事上修。无为,是在心上修。 ...

  • 2019-01-26

    有为法处寻无为,无为处处有为情,

  • 无为是有为的基础

    无为是有为的基础 很多人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处在一种妄为的状态之下。也就是说,很多人一辈子之所以在底层无法...

  • 老子&庄子の无为

    老子是无为之有为,实为有为者。以果倒推成因,取大为无利之大利,无为只是一个虚着。 庄子是无为之无为,实为无为者。以...

  • 无为

    为有为为之,为无为; 为无为为之,为有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ys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