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

作者: 燕婉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15:47 被阅读0次

偶然经过图书馆文学区,手上本来已经拿了英语资料,突然瞥见了被高中语文老师津津乐道的书籍《荷花淀》,突然就有了要读一读的冲动,想见识一下老师常常提到的书中的情节“吮了一下”,真是一次奇妙的偶遇。

本来以为自己会对抗日情节没有多深的理解力,不过在阅读过程中,却被书中那种抗日年代中坚定的革命理想,敢担当的妇女们,投身革命事业的男子们,还有那种让人温暖的军民一家亲的氛围感染,作者的文笔宛如一阵清风吹走战争的硝烟,留下一片赤诚的心和人民的未来。

《荷花淀》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碑》

一小队人滚动在上面,就像是一排灿烂的流星撞击在深夜的夜空里,每一丝的光都在人们的心上划过。

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着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芦花荡》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睛就睁开了。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他们的头顶往南飞,不久又向南飞。她们长大成人了。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细节刻画,老头子的自信和自尊,不相信自己“失手”没保护好孩子)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老头子用自己的方式袭击日军,既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是弥补了孩子昨日的受伤内心的愧疚,——英雄的行为)

《刑兰》

“我知道冷是很难受的”只有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只有病弱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只有幼小在冷淡里长成的人,他才爬上树梢吹起了口琴。

(经历了生命的苦难和折磨,懂得生命的价值,可心中的热诚没有被磨灭,更加贪婪地向往光明)

【对革命的赤诚,对革命信仰的坚持,军民一家亲的和谐和感动】

【很多篇章都在描写女人,从25岁的主任,小姑子再到军人的妻子们,她们都朴实,或许带着女人对男人的猜疑,但是她们都对自己丈夫投身革命事业感到骄傲和自豪,或是在他们身后默默奉献支持工作,照顾好一个家,或是勇敢的破路,或是尽自己的能力照顾好八路军,热情而不惧怕,带着小刀子,熟悉地里环境,谁说妇女不如男呢?】

《正月》

大娘受苦,可是个结实人,快乐人,两只大脚板,好像不着地,千斤的重担,并没有能把她压倒。快六十了,牙口很齐全,硬饼子小葱,一咬就断,在人面前还好吃个炒豆什么的。

(很简单的描写,就能写出大娘的简单朴实,生活没有多丰富,可是人心里快乐,就有精气神)

《看护》

这一晚,我听着五台山顶的风声,远处杉林里的狼叫,一时睡不着,却并没有感到不安。我们是四海为家的,我们是以一切人民为兄弟姐妹的。

《种谷的人》

我念完这个文件,从心里觉得做了一件最高兴的事。有一股热烈的情感鼓荡着我,竟一时想起以后有多少工作要我去做,要去拼命完成。

这孩子跃身一跳的姿势,永远印在我的心里,这是标志我们革命进展的无数画幅里的的一副。从他后面展开的就是我们现在铺天盖地的大进军,和那时时刻刻在冲过天空、吱吱作响、轰然爆炸的、我们的攻占的炮声。

(深刻体会着革命年代信仰的分量,革命理想高于天,听着中央文件,内心就激荡不已,主动将革命任务担在自己肩上,并拼命完成;且在无数的革命进程中,有形形色色的同志们为革命冲锋陷阵,冲在最前头,不惧敌军、不惧枪林弹雨、不惧死亡,这是何等的勇气和无畏!)

《杀楼》

“根生,这回拿下炮楼,把你那支哑巴枪换换吧”

根生红一红脸

“别闹玩笑,咱这枪一见鬼子就会说话了”

真的,他们的孩子们,背靠着那绵软的柴禾,怀抱着上好子弹的枪支,不久就舒舒服服地睡着了,睡得那么香甜。月亮转到西北角,落到村边大柳树的阴影里去了,银河斜斜地横在他们的头顶,把半夜以后的清凉的露水,慢慢滴下来,落在他们的脸上、衣服上、枪膛上,他们也没觉得……

(这个描写让人看得心里很舒服,静悄悄的,饶是兵荒马乱,随时面临着战争威胁的年代,夜宿的环境很一般,但他们手握枪杆子,心怀革命理想,就能好好地甜甜地睡上一觉,让人觉得生活马上就会好起来,胜利就在前方)

《老胡的故事》

她的走动很敏捷,近于一种潇洒,脚步迈出去,不像平常走路,里面有过多的愉快、希望。她的身子里好像被过多的青春鼓动,放散到一举一动上,适合她的年岁。

从窗孔望出去,天空异常晴朗,星星在风里清寒可爱。感情像北来的风,从幽深的山谷贯穿到外面。

在老胡的心里,那个热爱劳动的小梅和热爱战斗的妹妹的形象,她们的颜色,是浓艳的花儿也不能比的,月也不能比的;无比的壮大,山也不能比,水也不能比。

2019/3/2

相关文章

  • 荷花约

    如果说到美丽的荷花,你会想到什么地方呢?会不会想到美丽的荷花淀,那个小兵张嘎中的荷花淀,那个孙犁笔下的荷花淀。碧波...

  • 2017-12-16

    荷花淀你的咳咳

  • 荷花淀

    琴和萧 大菱和二菱,活着的吧,应该活着的吧。她们那么美好,她们的父亲是英勇的战士,是他们的榜样。她们的父母,放下了...

  • 荷花淀

    偶然经过图书馆文学区,手上本来已经拿了英语资料,突然瞥见了被高中语文老师津津乐道的书籍《荷花淀》,突然就有了要读一...

  • 抗战年代的天真和浪漫——《白洋淀纪事》读书分享

    上学的时候学过《荷花淀》这篇课文,当时老师介绍过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后期也学过《分马》,那是选自赵树理的代表作...

  • 《荷花淀》述评

    《荷花淀》成文于1945年。那时抗日战争已走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走过最艰难的时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胜利的...

  • 走进荷花淀

    月亮升起来了,荷香阵阵,水波浩荡,芦苇处处,这里是荷花淀。水草丰美的地方,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出产的芦苇,破...

  • 孙犁笔下的生活美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冀中平原是孙犁的故乡,荷花淀、白洋淀又是他工作的地方。在他的作品中展现最多的就是故乡、荷花淀和白...

  • 池边散步

    凝望荷花淀 潺潺一水深 清风执新蕾 微雨濯青莲

  • 水生嫂——荷花淀中蓬勃生长的女汉子

    作者:周艾羽 在《荷花淀》一文中,我们看到了水生嫂这一出生于荷花淀小村庄里的青年女性,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成“女汉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花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pd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