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荷花淀》述评

《荷花淀》述评

作者: 龙山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21:55 被阅读0次

      《荷花淀》成文于1945年。那时抗日战争已走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走过最艰难的时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胜利的曙光已显现。抗日根据地在不断扩大。时代的背景影响了小说中的感情基调,有一种乐观,有一种信心,“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情节:”遇到鬼子,谁还不会趴在哪打枪”,“有枪,在淀里就和他们干上了”,反应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精神,斗争组织,农村的形势,互助组,有游击组组,游击队,有大部队,反应出《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论断,怎么和日本鬼子斗争,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真实又诗意的反应出那个历史阶段,白洋淀年轻妇女的精神风貌,深明大义,乐观,体贴,爱丈夫,爱家乡,勇敢。也反应出根据地和其它地区的关系:出口货物到各地,白洋淀席。

    作品以客观的视角进行叙述,通过人物的言行举动反映人物,没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只是客观的描述,在字里行间,熔铸着作家对白洋淀年轻女子的赞颂喜爱。景物描写颇有诗情画意,月色,荷花,荷香,浩荡的水面。战斗场面如儿戏,轻松就获得胜利,消灭敌人,获得战利品,血与火的考验没有表现出来。

      语言的地方风味并不浓郁,“你干的是光荣的事,我不拦你”“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我走了你要进步,识字,生产”“一群落后份子”,不像口语,倒像是进步的脑袋壳的对话。和《静静的顿河》中战争场面,送丈夫去打仗,等情节比较,看出《荷花淀》的作家参与的战斗,经历的战斗是小的或没有的。对人物的理解有太多的自我虚构幻想的内容,当然毕竟是小说嘛。语言的凝练含蓄优美还是有的。表现力是强的,苇媚子在她怀里跳跃,丢字。

        塑造的是人物群像,白洋淀的女人,年轻媳妇们,重在她们的精神气质。月色,荷花,都在衬托着她们的勤劳,勇敢,爱丈夫,深明大义。内心有对丈夫的关爱体贴理解不舍,支持丈夫们的打鬼子,保家卫国。

      时间有月夜,那夜水生嫂们,在月下,等候去区里开会丈夫们回来,编着席子,一直到后半夜,话别。几天后,秋天,冬天。有慢有快,有省略,有跳跃。地点呢,小苇庄,马庄,淀里。

   

     

相关文章

  • 《荷花淀》述评

    《荷花淀》成文于1945年。那时抗日战争已走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走过最艰难的时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胜利的...

  • 荷花约

    如果说到美丽的荷花,你会想到什么地方呢?会不会想到美丽的荷花淀,那个小兵张嘎中的荷花淀,那个孙犁笔下的荷花淀。碧波...

  • 2019年的艺术品市场我们又该怎么面对?

    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发布《2018年度全国十家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述评》(以下简称《述评》),本《述评》由赵...

  • 2017-12-16

    荷花淀你的咳咳

  • 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

    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创新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二 民主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

  • 荷花淀

    琴和萧 大菱和二菱,活着的吧,应该活着的吧。她们那么美好,她们的父亲是英勇的战士,是他们的榜样。她们的父母,放下了...

  • 荷花淀

    偶然经过图书馆文学区,手上本来已经拿了英语资料,突然瞥见了被高中语文老师津津乐道的书籍《荷花淀》,突然就有了要读一...

  • 抗战年代的天真和浪漫——《白洋淀纪事》读书分享

    上学的时候学过《荷花淀》这篇课文,当时老师介绍过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后期也学过《分马》,那是选自赵树理的代表作...

  • 走进荷花淀

    月亮升起来了,荷香阵阵,水波浩荡,芦苇处处,这里是荷花淀。水草丰美的地方,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出产的芦苇,破...

  • 孙犁笔下的生活美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冀中平原是孙犁的故乡,荷花淀、白洋淀又是他工作的地方。在他的作品中展现最多的就是故乡、荷花淀和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花淀》述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mt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