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句出自南宋代诗人陆游的《闲适二首(其一)》:
饮酒不至狂,对客不至疲,读书以自娱,不强所不知。
一窗袖手坐,往往昼漏移,初非能养生,简事颇似之。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译文:
饮酒时不要喝得过于放纵,待客时不要使客人感到疲倦。读书是为了自我娱乐,不勉强去认识和了解那些所不知道的事情。
坐在窗前,不必忙碌,,常常能看到日影逐渐移动。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但却与养生有着相似之处。
四季都值得庆贺,最令人愉悦的是在新秋时节。家门旁边有一片田野,闲暇时与邻居家的老头相约出游。
赏析:
这是一首古体诗,题材可归为生活感悟类。诗中阐述了作者的生活理念,如饮酒不过度、待客不过度疲惫、读书以自娱且不强求全知。还描写了自己静坐窗前,时光流逝的情景,虽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却与之相似。最后表明四季皆有可喜之处,尤其喜爱新秋,还描绘了与邻里相约游玩的画面,体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开篇四句“饮酒不至狂,对客不至疲。读书以自娱,不强所不知”直陈生活态度,强调饮酒、待客都要适度,读书旨在自我娱乐,不强行去了解所有知识,体现了作者适度、随性的生活哲学。
“一窗袖手坐,往往昼漏移。初非能养生,简事颇似之”这四句描绘作者静坐窗前,看着时间流逝,这种生活并非刻意养生,却因诸事从简,与养生之道有相似之处,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最后四句“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表明作者对四季的喜爱,尤其钟情新秋,描绘了柴门靠近野水,与邻里老翁相约游玩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凸显了作者与自然、邻里和谐相处的惬意。
《闲适二首(其一)》是陆游晚年生活与心境的写照。诗歌以质朴自然的语言,生动展现了闲适的生活场景和作者的生活态度,既有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忙碌喧嚣世界的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