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悅己《人生感悟ABC》想法
打破恶性循环,走出欲望陷阱!

打破恶性循环,走出欲望陷阱!

作者: 感知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08:58 被阅读3次
打破恶性循环,走出欲望陷阱!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的最大化和感知的愉悦化》

我们几乎无意识地在追求感知的最大化,生命体无一不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竭力追求感知的最大化。追求尽可能多的感知内容是生命的本能,并且,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无论需要作出多大的努力,无论处于多么恶劣的条件,生命都不会放弃感知的获取。人更是如此,希望感知到更多的事物信息是人的天性。人天生好奇,天生对事物的变化感兴趣,人从降生开始,感知外界事物与感知自我就是人行为的目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尽量多的感知事物,尽可能地扩大感知范围,尽可能深刻、全面地感知事物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生物还是人,进化与发展就是追求感知最大化的结果,他们都在可能的前提下,实现着不断扩大感知功能的演变,这是一个不为人注意的事实的定律。

生物和人的积极生命活动就是不断追求感知的体现,特别是人,为寻求和获得更多的感知,产生出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精神感知能力,这不但使人升级成为了顶级感知体,还使人获得了比其他生物多出若干倍的感知信息内容。人拥有一个超级感知世界而不觉,人早已在众感知体中,将感知的最大化发挥到了极致。人一直追求无限度发展的原因,就出于人本来的感知天性,人性的欲望无穷无尽,人性的贪婪难以抑制,也出于此。直到现在,人并不知道,获得感知最大化不但是人一切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且是人生存的本性,人被感知力驱动着,正在向外扩张的道路上超速狂奔。

人为什么要求感知最大化?这很值得追究。人力求获得大量感知信息是为了什么?也就是人希望在感知运动中得到什么?除了完成感知运动的使命以外,人从感知中希望获得快乐与愉悦。人进行大量的感知活动并不是最终目的,人的目的是从感知行为中获得愉悦,而加大感知量只是提高获得愉悦的可能性。比如进食,人大量进食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摄取食物的营养,而是为了好吃,这个好吃就是人需要获得的感知愉悦。但人为了获得更多进食快感的代价就是吃得过多过精,大大超过了身体对营养的需要,变成了身体超载的负荷,营养的正能量变成了身体健康的负能量,这就是典型的无意识感知要求惹的祸。人进食当中的非理性行为就是不自觉的感知最大化的行为表现,其更重要是体现在人的心理行为中,人的不知厌足,贪婪自私,欲豁难填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无限索取,就是基于这种心理。

本能的感知最大化要求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它虽然是有效的感知力,对活跃事物的存在有利,但它同时打破平衡的感知态,造成感知运动的非正常波动,更严重的是,他并未达到感知的目的,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生物或人获取的大量未经选择的感知信息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活跃也有抑制、有需要的也有不需要的……这是低等级的感知行为。依靠感知量来获得感知愉悦往往是低效的,比如动物加大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未必能捕获猎物。人也如此,加大对财富物质、对能量资源的占有量并不一定能获得快乐。但在低级行为中,动物和人都遵循相同的行为逻辑:以量求质。于是,一场一场获取与占有的竞争在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进行,人们都在竭力获取更多的感知资源,力求得到更多的感知快乐。殊不知这种行为并不如愿,暂不论你在竞争过程中付出的代价,这些大量的宝贵的感知资源能使你如愿以偿得到感知的愉悦吗?答案是怀疑的,因为感知愉悦和感知态相关,你拥有或使用大量的资源反而会使感知态失衡,处于失衡的感知态中,人会体验到真正的感知愉悦吗?那些大量财富的拥有者,他们真正感到幸福吗?未必。

感知最大化大大地增加了人的生活负载,特别是让人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永远的不满足导致人永远的不愉悦,这背离了人的感知自的,是智慧人类的不智行为。所以,人不得不发出呼吁:节制欲望。其实并非欲望有什么不好,是人们对感知最大化的不知不觉使人陷入了困境。

智慧的人类为什么没有意识到感知最大化不如将感知愉悦化?人主动地有目的地选择感知行为,改善感知条件,创造感知内容,直达愉悦感知的目的,这才是感知行为的高级阶段。追求量成为过去,高质感知成为人的生活形态。人们不再注重拥有什么,而重在于感知到什么;人不再要求信息的量,即大幅度地剌激感知机能,而要求信息的质,即使人身心愉悦;人再也不多耗能量去做无谓的活动,人的目的明确而致行为有效;人不再过无序的非理性的生活,人有序而理性地选择一切日常活动,着力维护整体存在的良好感知态……人的感知觉悟和感知理性是感知愉悦化的前提,当感知最大化升级到感知愉悦化,人们的生活形态将发生质的改变,愉悦成为生活的目的,人与存在都将处于活跃的、稳定的、持续有序的平衡状态,这就是我们还没有能够想象到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章

  • 打破恶性循环,走出欲望陷阱!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的最大化和感知的愉悦化》 我们几乎无意识地在追求感知的最大化,生命体无一不在自己活动的范围...

  • 《习惯陷阱:终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课》读书笔记

    日本作家椎原崇的《习惯陷阱》用15个章节告诉告诉我们,不是我们无法走出恶性循环,而是我们被习惯绊住了双脚。我们要如...

  • 2020-06-02

    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呐,天!半年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呐

  • 打破恶性循环

    当自己看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脑科学的书,就越发的坚定相信,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事物才会有不断改善的可...

  • 触发点丨肌肉工作和触发点的产生

    ​文章分以下几个部分 肌肉工作 恶性循环 打破恶性循环的简单方法 •肌肉工作 肌肉的分级 肌肉分级对照下的神经连接...

  • 欲望的陷阱

    去年加了一个群,类似奥特莱斯代购群,刚开始觉得真不错,各种品牌服装鞋帽比专卖店专柜真的便宜不少,也给孩子爱人买过几...

  • 天食—小柴—自选片段8

    选自《小强升职记》如何走出第三象限陷阱 what:应用“猴子法则”走出第三象限(不重要但是紧急)的陷阱 范围:不能...

  • 走出决策陷阱

    你是不是也发现了,经常的,计划和实际执行是会有差距的,有时还很大,这是因为我们在做决定时,因着对外界,自己,旁人的...

  • 走出“完美陷阱”

    精进不是以完美为目标的,而是以更好来要求自己的。 我以前是一个有点完美控的人,在做某一些事情时,为了追求结果的完美...

  • 走出假想陷阱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不改变思维,不经历蜕变,会活在自己的假想里一路到黑。 离开vivo,在当时觉得是个对的选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恶性循环,走出欲望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bq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