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之行

作者: 山月映雪 | 来源:发表于2022-03-07 21:21 被阅读0次

二、
这次参观周原青铜博物馆,我看到了许多陶器,那些陶器的品类十分丰富,名称各异,样式古朴,美观又实用,这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周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突然想象周朝的一个妇女每天从大瓮中舀水到釜中,点火烧水,此刻炊烟袅袅。等到水开后从簠中取出粟米煮粥;或者取出粟米,放入甗中的箅子上蒸粟米饭。当饭香飘散在空中时,她饭盛在钵中,让家人食用。他们就是这样热气腾腾地生活。就在这样年复一年的烟火气中,他们的生活就过去了;也在这样的烟火中,一个王朝也消磨掉了。

在遐想中,我不觉走到了骨制器具的展台。看着各式各样的骨制器物,我为周人的精巧与耐心而折服。他们制作出小巧的骨耳勺、骨笄,骨簪等等。它们历经三千多年的时间风雨的侵袭,依然保存完好。想象当年周人如何精心挑选骨料,然后在石头上慢慢地打磨。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地打磨,才造出如此趁手的器具。正是他们的精巧与耐心才让器物这些器物得以传承至今。

跟着导游的步伐,我终于来到了青铜器的展柜,琳琅满目的青铜制品让我再一次惊叹先祖们的生活智慧。正是青铜文明的发展让钟呜鼎食的贵族生活有了可能。
在这众多的青铜鼎中,我被一尊刖人鼎吸引。这尊鼎似乎记录了一个故事:某周人被施以刖刑,他被割掉了左脚。主人为了让他不致于饿死,便给他安排了看门的工作,因为这不需要太多气力。难怪鼎中的刖人坐在右边门口,左边是门钮。看来主人挺有人性的。这个鼎让我对刖人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似乎那个刖人看门的生活在我眼前鲜活了起来。

在游览中,我对古人制作的青铜器工艺有了粗浅的了解。原来聪明的古人先制作青铜器模与器范,让制作各种型号的鼎有了可能。他们先用陶土制作模型,然后用青铜浇筑,最后拆掉模与范,这样就造出了需要的青铜器。

当时我还看到古人制作铜铃的视频,原来古人把制作两个半圆模范,提前在模具中放好铜舌,先各用陶土制作完成,再把两个半模范合在一起,最后用青铜浇铸,这样一只完美的铜铃制作完成,我不由得为他们的创意和智慧而叫好。不过如果我穿越到周朝时,估计我想不出这样的办法,我不由的为自己的笨而苦恼了,担心自己在那个朝代活不下去。

这次游博物馆让我感觉与周人的生活亲近了。周原之行让我对古人的生活触手可及,似乎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热气腾腾的生活。看着这些器皿我感觉古人的生活也是很丰富的,这让我不至于对古人的生活误会太深。

相关文章

  • 周原之行

    二、这次参观周原青铜博物馆,我看到了许多陶器,那些陶器的品类十分丰富,名称各异,样式古朴,美观又实用,这让我们似乎...

  • 周原之行

    周末我们乘车去宝鸡歧山的周原青铜博物馆,虽说一路上天气阴沉,但春意已无法阻挡。恰逢仲春之初,天气回暖,大地渐渐苏醒...

  • 周原之行 Day3

    这样的行程安排最舒适,在不大的景区悠闲自得地打发三天,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最舒适! 果果数了一下,36个牌子,代表3...

  • 周原之行 Day2

    整晚睡得很辛苦,因为妹妹一刻不停得踢人,哎呀╰(‵□′)╯ 酒店服务很好,提供服装,两个宝贝儿高兴坏了,哈哈٩(㉨...

  • 周原之行 Day1

    冲着纯室外放松眼睛的目的,又要考虑到开心果活动安排ヽ(^㉨^)ノ,还要挑人少不排队的地方,锁定——周原! 路上又是...

  • 周原之行(完整版)

    周末我们乘车去宝鸡歧山的周原青铜博物馆,虽说一路上天气阴沉,但春意已无法阻挡。恰逢仲春之初,天气回暖,大地渐渐苏醒...

  • 我的爱与你无关(二十八~二十九)

    二十八 白慕和梁原都没有想到,这次上海之行是枝节横生。 梁原和爸妈...

  • 心若绽放,美则自来——记美丽帮倒数第38场盛典

    一、心门打开,能量自来。 原想着是需要杨老师赋予能量之行,实为打开自己,让光照进自我之行,能量从自我内心产生。 我...

  • 2019-11-27

    立帖子:用一周写云南之行

  • 周园之行

    同事向我推荐她看到的一个私人博物馆,用了一个词“震撼”。她的描述引起我的向往。暑假有时间,正好去江苏看看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原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to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