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拿捏失当——读《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

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拿捏失当——读《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

作者: 丁若柯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20:15 被阅读111次

这套书于我来说,已经成了鸡肋。一方面想知道各个人物的结局,尤其是“寒蝉”这个幕后黑手的秘密;一方面却又因为文本的写作问题,几次三番有弃书的冲动。

这个书说是写得不好么?也不是。而且在“谍战”这方面,一部比一部来的复杂,一部比一部来的精妙。而且一部比一部更让人觉得危机重重。像是这一部,则干脆指向了暗杀孙权。

但是就是这个样,看起来还是觉得非常疲倦。

在第一部中,前方的战争和后方的锄奸是紧密联系的。谍报工作和前方的战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是真空的谍报工作,前线后方之间的剧情是紧密互动的。这种写法,虚构的谍报工作在真实的战争背景中,其真实性也更加让人投入。人物的动机与行为也能够有所寄托,能有很强的代入感。

但是在后两部来说,尤其是本部来说。夷陵之战是蜀吴之间重要的战争,是荆州事件之后,政治冲突的极端化解决。包括在上一部中,恰恰也是围绕着荆州之战展开。而在本部之中也应该顺承着上一部的谍战继续,但是结果却是又另起炉灶。在第一部之中,定军山之战是蜀魏之间的争斗,故事在魏国展开;在本部之中,夷陵之战同样涉及了蜀国,而谍报工作则是于吴国展开。在结构上,两者本可以对称展开。结果在这一部中,确实一头沉,大量的剧情是有关谍报的。当然前方也有军事的描写,但是陆逊朱然等人的军事进攻,与后方的谍报工作几乎无涉。而同时,蜀国虽然对吴国进行了间谍的渗透,这其中也并没有对军事工作的影响。

这种结构上的偏颇,已经逐渐的失去了“三国”这个外壳的意义。开始走向了单纯的间谍小说。

如果单纯的间谍小说,这样写的话当然可以。许多的类型小说,都是抛开具体的历史事件,完全的架构一个虚构的世界之上。可是《三国谍影》在这方面只做到了一半。一方面想要借力真正的历史事件,增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一方面却又要将这部分假装看不到,将所有的重心放在间谍故事上。而最关键的恐怕就是,这个间谍故事讲的并不是那么的完美无,所以也就很难从借用的历史架构中剖离出来,结果就造成了如今这种臃肿的两头不靠。就举一例,目标如果是刺杀孙权,为什么之前还要大费周折的制造命案呢?这不反而是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么?

还有最后一部,就是大结局了。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希望最终的故事能够脱去对三国故事的依赖,而成为单纯的精彩的间谍故事。

相关文章

  • 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拿捏失当——读《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

    一 这套书于我来说,已经成了鸡肋。一方面想知道各个人物的结局,尤其是“寒蝉”这个幕后黑手的秘密;一方面却又因为文本...

  • 《三国谍影3》之“建构”与“解构”的艺术

    何慕的《三国谍影3》,以细节的真实、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惊心动魄的情节设计,出神入化的谍战艺术,围绕着“火烧连营”...

  • 【读书清单】明朝那些事儿

    001.朱元璋火烧陈友谅铁索连环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可以明鉴不是假话。三国时有火烧赤壁,明朝时有火烧潘阳湖...

  • 权谋益智

    《三国谍影》系列小说,是在三国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以定军山之战开篇,讲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情报暗战,涉及军事、政...

  • 《三国演义》打嘴仗

    打嘴仗是开个玩笑,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们斗智斗勇,有利用计策,利用水火击败对手,如火烧赤壁、火烧连营...

  • 火烧连营

    蜀汉得知曹丕称帝的消息后,大臣们便拥立刘备继汉家帝位。公元221年,汉中王刘备正式在成都继皇位,这就是汉昭烈帝...

  • 谍影重重,不一样的三国

    看《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带我走入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历史。熟悉是因为故事构架设定在三国时代,大部分的事件还是和我们...

  • 三国谍影

    好看

  • 不懂这三处情怀,相当于没看《谍影重重5》

    全世界最致命的特工回来了。 《谍影重重2》和《谍影重重3》的导演格林格拉斯,曾表示不会再指导谍影重重系列。而马特达...

  • 读宫一博作《这才是三国》

    你这孙子真是厉害,读了不少书,不是一般的读,把个小说《三国》靠近了真实的历史,是把虚构的三国故事回復到真实的三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拿捏失当——读《三国谍影3:火烧连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w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