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不仅动物们从蛰伏了整个寒冷的冬季中苏醒过来,就连各种植物也焕发了生机。虽然大风时不时的来破坏,但不惧寒冷的植物们依然顽强地破土而出。看吧!灰蒙蒙的土地上,一抹让人眼前一亮的绿色逐渐成为主角;光秃秃的大山上,总能听到鸟叫虫鸣。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给人以无限希望。
春天也同时是播种的季节,迎着大风,农人们已经忙碌在田地间。看吧!刚刚下过雨的土地上,老牛正不辞劳苦地奔走;各家院子里,一片片黑色的地膜预示着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给人以收获的希望。
我行走在田野上,耕种之余注意到田间地头生长的各种野菜。抑制不住惊喜,赶紧跑过去仔细观看。这是婆婆丁,长条形的叶片就像被狗啃过似的参差不齐,中间长出一朵毛茸茸的略带点黄色的小骨朵;那是洋奶子,同样是长条形的叶片,可它却整齐多了,让人看了就很舒服。还有山里久,还有苦菜等等。能吃的就那么几种,还有不能吃的,可却长得特别漂亮。比如紫花地丁,远看只能看到一团紫色,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它隐藏在紫花下面很小的叶子;再比如猫眼,绿色中一朵黄色格外醒目,只要目光扫过去,想不注意都难。
先来说说最常见也最常吃的婆婆丁吧。
在我小时候,婆婆丁其实并不是最受欢迎的野菜。愿意很简单,太苦。而我之所以后来喜欢吃是因为有一次给父亲抓药。记得小时候中医比较盛行,原因无外乎医疗条件很落后,别说各种设备没有,就算是有,那个当时的农村也没多少人能看起病,只有中医,不需要仪器,仅仅把一下脉。不仅简单还没有费用,所以,中医在农村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天地的。我记得当时老中医把药抓好后对我说,回家自己加两颗红枣,再挖点蒲公英放进去煮。于是,我知道了婆婆丁还有药用价值。
第一次吃婆婆丁时,我就被它的苦打败了。那是怎样一种苦?比起猪苦胆,它逊色了不止一个档次,可又比苦瓜强上许多。放进嘴里越嚼越苦,苦到拉不动舌头,还是母亲炸了碗鸡蛋酱蘸着吃才好多了。
对老百姓来说,并不知道婆婆丁可以去痈散疖,只知道:多吃点,去火。而我,细细想来,喜欢吃的原因更多的恐怕是为了那一碗喷香的鸡蛋酱吧!毕竟在当时的农村,自家为数不多的鸡蛋,并不是随便可以吃到的,只有在来了客人或遇到头疼脑热的时候才能吃到一个半个。
野菜还在田间地头照样生长着,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忘记了这种吃食。如今的餐桌上,虽然没有天天大鱼大肉,可从大棚中种出来的蔬菜早已占据了整个餐桌。由此,我不禁为野菜感到悲哀:小时候不愿意吃,长大了不惜吃。那么好的、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菜就那么被人们遗忘。
我看着遍地都是的野菜,真想挖点回家,只不过手头上没有趁手的工具,想想还是算了吧!既然遗忘了,就遗忘到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