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月份到现在,写了将近7个月的新媒体文章。
这远比之前的我,长达10年的爱好写作来说,不可同日而语。
抱着兴趣的心态去做事,除了感动自己,别无他用。很早就听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成年人来说,没兴趣却是最好的借口。
再好的工作,干下来,也让人索然无味。
明白了这点,我开始投入到新媒体写作阵营。
从汤小小基础班到点评班,再到007,然后到富书的变现实战营,现在是头条的日更。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顺便在这里分享一下。

1态度决定高度
一开始看公众号的文章,觉得很简单,可是自己写起来却很困难。于是就选择放弃。
可是当看到很多过稿学员的经验以后,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一边在拒稿和改稿的打击下,一边快速成长。随着态度的转变,渐渐明白了,我和他人的差距,以及怎么才能去缩短这个差距。
坚持这么久,才知道,所谓的空杯心态,其实就是源于自己的态度。而态度,是有一个人的认知来决定的。

2认知深度决定态度
比如,每个人都知道生命可贵,但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珍惜时间。
再比如,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却总是干着与之违背的事情。
态度,是有一个人认知深度的多少来决定的。
当你能认识到农民的艰辛,你才能更加体会到“汗滴皆幸苦”,自然就会从悲悯的态度,转变成敬意。所以说,重的东西才会沉,成熟的稻穗才会低头一样。
态度从来都不是装腔作势,也不是哗众取宠,态度是当你的认知到达了一种高度的自省和觉察。
认知升级,其实是个很难的过程。
它意味着一个人的认识和知识处在一个同频的阶段,或者说同一纬度。
你心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只有三者越来越接近,你的世界才会越来越清晰。

3思维能力是基础
那么认知能力又是谁决定的呢?个人觉得,是有思维能力决定的。
而思维能力,则是一个有着庞大分支的系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举不胜数。
正是凭借着思维能力,人作为一个瘦弱的物种,才能一步一步爬到生物链的顶端。
从费曼技巧到马斯洛第一原理,再到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人类思维能力的更新和升级,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面对这个多姿多彩,多灾多难的世界,三思而后行,无疑是是正确的。
世界是多元的,企图用线性思维就能搞懂,无异于痴人说梦。

文/谷子
图/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