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儿子的抽屉时,看到了其儿时的中文作文本。打开第一页,只见第一行写的是:今天,妈妈的心脏病犯了……。接着往后继续翻了几篇,又见:今天,妈妈的心脏病又犯了……,我即刻哭笑不得地合上了本子,否则我的心脏真的要病了。
为了不让孩子们忘记中文,我曾带他们在中国读了几年小学,在大家眼里,他们的中英文看似都很了得,但只有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最清楚,实则是两种语言的精华他们都没有掌握。一直以来我都在给他们同时补习着中英文,可是依旧存在很大问题。就像我对女儿说一句:你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后,看着她满脸的茫然,我不得不再用更多的简单句给她解释一遍。
每种语言的精髓都来自于历史的积累,文化的衍生,我们唯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不断地研习,才能对语言文化做到深刻的理解与吸收。两个孩子从小就穿梭于中加之间,对两边文化都是一知半解,没有积累,更无沉淀,又谈何吸收呢?
畸形的开始,让我不知怎样才能完美的收官。看着他们总是难以提高上去的写作水平,我时常觉得很无助也很自责,不知是他们天赋有问题还是环境造就于此,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双语教育好与不好,我不敢妄加评论,而且,我觉得这个问题也要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却是我的坚持,那就是母语的重要性。我以为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母语作为文化去努力学习,吸收其精华,并能运用的出神入化,享乐其中。只有在精之于母语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修之于外语,如果为了外语而忽视甚至小觑了母语,我觉得那真是本末倒置了。
虽说辞达而已矣,但是,语言毕竟是内心的展示,思想的外衣,你若再想拥有语言的魅力,更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机敏的思维模式,让汗水和天赋并存,才能真正将一门语言化为己有,为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吸收与沉淀。
我期盼着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经验的丰富,能弥补曾经的不足吧!毕竟,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