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充满”

作者: 微智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1-10 08:26 被阅读0次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有人读经书,读到某一处,便雀跃起来。其实他也没得着什么了不得的好处,生活也许还是一样艰苦,但在顿悟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跟以往不一样了,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法喜充满”是一种出自生命本体的快乐,是一种正念之乐。这种快乐是由内而外的,不依赖于外物。

箪食瓢饮(拼音:dān sì piáo yǐ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雍也》。

“箪食瓢饮”的原义是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指颜回生活虽然清苦,却依旧不改乐道的志趣;后用以比喻安贫乐道;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

“箪食瓢饮”成语寓意:虽然生活条件很贫苦,但颜回却安贫乐道、自得其乐,追求心灵上的充实,因此孔子称赞其是贤德之人。古往今来,许多人拥有华屋美车、锦衣玉食,却并未感受到幸福快乐;反而有的人,身居陋室,一箪食,一瓢饮,却依然能够乐在其中。因为这些人所追求的,并不是物质财富的充足,而是修身立德,为家庭、为事业、为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现实生活中,人们要学习颜回淡泊名利、专心求学、安贫乐道的品质与意志。

“法喜充满”:修行过程中的觉悟,豁然开朗,亲证佛法,体验到佛法带来的愉悦,清净,安宁,而且绵绵不断,不同于满足欲望的那种快乐。这就是佛法中讲的正受(三昧)。

法喜充满介绍:

1 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念佛,自然得法喜,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2 从清净心生出来的喜悦,是真乐,是法喜,是真正的滋养。

3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

4 学佛,你修学到一个阶段之后,你得到第一个好处就是法喜,就是欢喜,这一欢喜的现象会把懈怠、疲倦给忘掉。

5 我们俗话也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要一有欢喜的事情,精神都来了,疲劳就没有了。你要念佛念到法喜充满,你的疲倦就没有了。

6 法喜给诸位说,是很好的养分,最好的营养剂,人心里常常欢喜,我们世法里头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7 你真正得法喜,一天到晚快乐欢喜,人快乐轻松愉快,百病不生。

8 我们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对待身体,让它法喜充满。

9 懂得如何调心、调身,让自己身心轻安自在,功夫才能得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满”。

10 生活、工作、饮食起居,随顺自然,才能成就真正的法喜。

11 菩萨充满了爱心,法喜充满。

12 菩萨的心清净,菩萨的心定,他得到的是安乐,这个安乐就是法喜充满。

13 菩萨修学、证果、度化众生,都是无比的快乐,法喜充满。

14 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他心中法喜充满。

15 真正行菩萨道的人,一心一意向善、行善,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他积功累德,乐此不疲,愈做愈快乐,愈做愈欢喜,法喜充满。

16 想在菩提道上保持法喜充满,永不退转,永不畏惧艰难,并且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就要“依教奉行”。

17 真正学道人一定得法喜,法喜充满,你走到任何场合众会之中,人家自然对你羡慕,为什么你这么快乐?学佛就快乐。

18 世间虽然有富贵,富而不乐,贵也不乐!所以古人讲不如贫而乐,这个人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19 学佛能消业障,学得如法,你的妄念自然少、烦恼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满。

20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是你初初证得的,这是享受。

21 法喜不是对外面境界的反应;法喜是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的。

22 法喜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有波浪、不会有起伏,心是清净慈悲平等,这里面有无量的欢喜,它不碍事。

23 心地真正清净,接触佛法就会开悟,就法喜充满。

24 你接触佛法不会开悟,是你心不清净,心地清净没有不开悟的。

25 佛经里有永远悟不尽的道理,有永远悟不尽的境界;天天读经,天天法喜充满。

26 佛法要长期薰修,你才会有进步,没有下三、五年工夫,佛法的好处,你真的得不到;一定要真正下个三、五年工夫,你才会尝到法味!法味尝到之后,法喜充满!

27 真正得到佛法薰修的力量,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法喜充满,然后你才晓得学佛的人真正幸福真正快乐!

28 经文里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去读,才会有所发现,才会法喜充满。

29 用妄想、分别、执着去读经,决定得不到悟处,决定得不到法喜。

30 诸位,实实在在讲,佛经要是真念透了,这世界很美好,你没有烦恼;无论在哪个境界里面,你都很自在,法喜充满。

31 境界就是修行,在这个境界里面修清净、平等、慈悲,法喜充满。

32 修行,首先要把欲望舍掉;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这一生当中就能心境一如,法喜充满。

33 修行就是天天改过,天天改习气,天天改毛病,天天法喜充满。

34 天天忏悔、天天改过、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

35 你要是不在佛法里,你就得不到法喜。

36 只要你契入佛法少分,就能法喜充满。

37 听经也好,读经也好,修行也好,一定要得法味;要真正能尝到佛法的滋味,尝到法味就法喜充满。

38 “真法喜”是你修学确实有心得,从内心里面生起的喜悦,这是真正的法喜。

39 在修学上,你对于念佛法门有充分的理解,有正确的认识,你的修学就得法喜。

40 你修念佛法门法喜充满,你自自然然就会到处劝勉别人,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你是真的明白了,真的透彻了,真得到真实利益,一定会这样做。

41 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我们学“觉而不迷”这一桩事,这就叫学佛。

42 要把阿弥陀佛变作我们的心理、变作我们的行为,这样如理如法地念佛,就能法喜充满。

43 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分别、不执着,不打妄想,生活会过得非常自在、非常快乐,法喜充满。

44 到妄念不生,心恢复到清净,跟诸位说,你与佛就起感应道交,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有信心了,你自己就法喜充满。

45 《阿弥陀经》这部经里头有无量义,你永远发现不尽的;我每天念这个经,都 发 现 有 新 的意思,所 以 我能法喜充满,每天的境界都不一样。

46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场殊胜庄严,我们要是对西方极乐世界深信不疑,而且对自己的修行有信心,我们就能真正离苦得乐,真正法喜充满!

47 我们念佛,句句佛号里头有深信切愿,念的时候就会有法喜。

48 念佛,念到清凉自在,念到法喜充满,这样决定往生。

雪树开花

相关文章

  • 法喜充满

    神仙只有快乐没有愁,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笑口常开。一般人其实很难开怀大笑,千般苦,万般愁,生活的压力让人很难真正开...

  • 法喜充满

    昨晚睡前自己努力看了妙境长老讲解的《瑜伽师地论》,今天早上起床又看了一小节。慢慢地能够感觉到自己狂躁的内心有所稳定...

  • 法喜充满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意。 所有色法,皆是众缘和合。 幸福快乐来自一颗智慧的心,知足的心,安祥...

  • “法喜充满”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有人读经书,读到某一处...

  • 法喜充满

    今天读(论语)时,读到法喜充满,什么是法喜充满? 先问大家问题,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当你自己独处时,有没有突然...

  • 法喜充满.不要回头

    法喜充满 今天,我想给自己做的记事是, “法喜充满”。 这是我从jt叔叔讲庄子那里学来的。 1 这个法喜充满在这个...

  •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周末举行讲经法会,听众欢喜踊跃,法喜充满

    华严寺周末举行讲经法会,听众欢喜踊跃,法喜充满 华严寺周末举行讲经法会,听众欢喜踊跃,法喜充满 法雨布处 四恩总酬...

  • 正气存内,无惧百毒

    贺新年 新年无恙, 法喜充满。 正气存内, ...

  • 慈悲喜……平等舍

    慈: 给人以关爱 悲: 悲闵众生 喜: 法喜充满 舍: 舍予

  • 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

    我看过最虔诚的祈祷,是一位四岁的孩子跪下对菩萨说:菩萨,祝您身体健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喜充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qm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