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随笔,记录她和孙女在图书馆度过的温馨时光。读完全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从古到今,中国关于家族教育的成功案例很多,故事主角大都是母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家喻户晓。
鲜见有祖母的例子,我想起曾国蕃“母教为家庭根本”的理论,把曾国蕃儿媳妇郭筠的故事复制粘贴给文友,算作评论。
曾国藩曾与好友郭沛霖定下娃娃亲,后来郭家败落,曾国藩仍履行婚约,将儿媳妇郭筠接至曾家亲自培养教育。
曾国藩亲自教导郭筠研读《十三经注疏》等典籍,强调孝友、勤俭,并注重其品性塑造。不得不说,曾国蕃确实厚道。
我阅读岳南《南渡北归》时接触到曾家郭筠的故事。郭筠是曾纪鸿的夫人,曾家富厚堂的实际掌权者,教育子女管理家族事务。
郭筠秉承先人家训,是曾国藩家教思想的具体实施者,把子孙集中在富厚堂教育。告诫子孙不得沾染纨绔气习,力求自立自强。
郭筠思想开明,她尊重长孙女曾宝荪的选择,同意她不缠足。她改革家馆教育,聘请外籍人士教习外文。
郭筠手书家训《曾氏富厚堂日程》,提出子孙不论男女皆应习一样手艺,有独自出远门之才识,知俭朴等具体要求。
郭筠的教育实践有现实意义。她所生四子一女,均有所成,孙辈男女也大多成为驰名中外的学者,这与其教育熏陶有密切关系。
郭筠能诗善文,有 《艺芳馆诗钞》传世。郭筠的教育成果验证了曾国藩“母教为家族根本”的观点,成就了曾家百年兴盛。
文友在经营小店,兼照孙女,同时坚持读书写作。小孙女投胎文友家,幼儿期即随博学多识的祖母频频入图书馆,真乃人生大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