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木片集》:初读周作人

《木片集》:初读周作人

作者: 辛冶之森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23:21 被阅读34次

这是本薄薄的小书,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它是周作人晚年的一本杂文集,如序言所说,这个时期他的文字特点是平淡宁静的,一篇篇小文都是很日常而简短的浅显文字。周作人前期的风格冲淡恬静,中期苦涩,但我想会比晚期这些比较现代的小文更有意境吧,文章什么风格、是否契合自己的口味是很容易分辨的,以前虽没怎么读过周作人的文章,但我知道他的散文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只是看到“苦雨”“苦竹”的字样觉得苦涩,没有多读。

说到周作人就不由得引发更多的联想,对于他的经历,在我看来更多是同情和唏嘘,我曾在绍兴的鲁迅故居看过布展的鲁迅及两个弟弟的关系介绍,周作人的介绍看到最后,盯着他那张老人照上柔亮的双眼出神,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似乎还有孩童的真纯,也有睿智和柔和,很平静,也透亮,他们兄弟长得相像,我想,鲁迅老年的样子是否会跟周作人差不多,虽然他可能更倔更坚硬些。

周作人几乎是追随着哥哥鲁迅的脚步在成长,可见兄弟感情深厚,进江南水师学堂、留学日本、接受新思想,完全都是按着鲁迅的轨迹来,但命运弄人,兄弟失和、出任伪职,也跟他的性格和日本家庭有莫大的关系。看到旧报纸上众文人严厉指责他、要他脱离那环境的措辞,替他倍感无奈,如果是鲁迅,可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选择,但他是他,一个性格柔静的人,终逃不过那悲剧。

晚年的周作人生活在解放后的北京,以稿费维生,《木片集》虽然只是薄薄一册,但历经数年才付梓,如他自己所说,都是如木屑般的极不重要的文字,比较琐碎,有谈人的,谈旧闻的,谈诗的,谈民俗的,谈动物的,每篇字数都很少,稍涉及便终止,总觉有未尽之意。

谈的人是清末或民国时的旧人,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黄遵宪等,他淡淡地写他所感受到的人物性情;谈民国旧闻则有《语丝》的创办、张勋复辟等等,文中提及鲁迅,我在心里总要叹口气;谈诗,是说国家开始在课本里加文言文,古诗是他认为比较好的入口;谈民俗,他关注的是古时的日常生活,吃食、玩具等,说古人太忽视那些日常琐碎,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我也有同感;动物说的也不少,介绍那些动物的特性,不经意地杂以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每说及北京动物园,总觉得他就像融入到现代北京城的一个普通老头,虽然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

周作人的这本集子里,一切都很淡,文字、情感,平静得很,从文章中几乎看不出他的情绪,在我看来,我是不满足于这么简短的文字的,必得再多读些他的作品,才能觉出好味来。

人世沉浮,星移斗转,也许最后只是清淡至极的无味无嗅,不动声色地,倒映了世界和时间的真相。

相关文章

  • 《木片集》:初读周作人

    这是本薄薄的小书,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它是周作人晚年的一本杂文集,如序言所说,这个时期他的文字特点是平淡宁静的,一...

  • 闲读记趣

    肖聿 2019年2月25日 周作人《谈虎集•北沟沿通信》 周作人(1885—1967)自编文集《谈虎集》收入了作...

  • 蜗居札记·0007·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1885-1967),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论著《欧洲文学史》...

  • 木片

    木片真心不好写

  • 读《野火集》初感

    之前早在2014年的4月份,朋友推荐看《野火》,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借口和理由,自己困扰在工作迷雾中无法自拔,没有拜读...

  • 芥川集.初读

    评《罗生门》 在《罗生门》中,芥川描写了一个灾荒之年被主人逐出家门的家将在城门下避雨时发生的灵魂...

  • 读《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

    《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编者是鲍耀明先生,全书收录了周作人和鲍耀明在一九六零年到一九六六年间来往的书信七百...

  • 周作人《谈虎集》阅读笔记

    这几天在翻周作人的《谈虎集》。 还挺惊讶的,书基本上民国十五年左右写成,也就是1926年的样子,那会儿的周作人四十...

  • 品读《初恋》周作人的散文:一种只面向自我心灵的文学艺术语言

    前言:有很多人说年轻的时候读不懂周作人,读懂周作人的时候,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是人生问...

  • 读书笔记

    读周作人作品集,读到一章是儿童文学,读完后,觉得此章不错,把此篇整理成文本: 今天所讲儿童的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木片集》:初读周作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lz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