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听书,正好听到林清玄先生的《人间至味是清欢》,想起年轻时,那些惨淡的日子,好像那时也没有因为三餐清淡而心塞,也没有因囊中羞涩而影响买花的心情。
清欢是什么,林清玄先生说了,清欢是清淡的欢愉。
我以为,似我等无名人物,非富翁大款,清淡的日子似乎没得选择,所以重在是否欢愉。
我自己很爱说一句话,叫“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在我的理解便是,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境遇,都能以一颗安定的心对待,该努力继续努力,该放松一样放松。而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
经济差,咱们三餐就简陋一些,我有过连晚餐都只能省掉的日子,就抓一把米,买了些花生,一点点枸杞红枣,每次就三两颗,一起放进去,熬粥吃,连续吃了半年,也吃得很开心。
那时买不起漂亮的花束,便买了一棵茉莉花,开花时,摘下来随手插在随意的瓶子里,放在简易书桌上,看到绽放的花骨朵,心情一样美丽。
房子也是租的,不到十三平方的一个单间,卫生间是外面公用的,一样收拾得干干净净,被子一定要叠得整整齐齐才能去上班。
记得有一天,关门一霎那,瞥见被角没弄好,忍不住重新开门进去,把被角拉平,然后才急急忙忙去上班,一路上怀疑自己这样强迫症好不好?

我本来是很邋遢的一个人,在那段惨淡的日子,却养成了我余生最好的生活习惯,就是精致地生活。
所以,当后来经济条件好了以后,身边很多朋友跟我说,你现在有钱了,日子过得真精致啊,我总是笑笑,心里想,精致生活,真的跟钱没有多大关系。
在最艰难的时刻,我经常跟自己说,都已经这么坏了,我不信还有更坏的!就像一根抛物线,在最底端时,你觉得生活好费劲、好累,那一定是你在往上走,有如爬山,那么坚持就是了。
往往这个时候,就一定要记住“欢愉”。
因为只有保持一颗随遇而安、欢愉的心,你才能熬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惆怅”,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阶段,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所以,懂得清欢,一定是有佛性的人。
懂得清欢,一定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懂得清欢,一定是守得住初心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