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作者: 安安吉祥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6:16 被阅读57次
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何为大道?庄子借尧舜之口将大道凌驾于人世间一切道理之上,如阳光普照万物,如圣贤之人的德行让万众沐浴光明,这些一切让人敬仰的都可归为大道。

那大道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一般人的观点是唯物的,而庄子的观点是唯心的。他举例就随便把人、麋鹿、鱼、鸟等不同物种都放在一起,这些不同的物种,你说谁懂得真正的美呢?这好像也很难说。

庄子就是这样讨论事物,人吃肉,麋鹿吃草,人肯定说肉好吃,而鹿肯定认为草好吃,那到底是草好吃还是肉好吃呢?角度不同每个物种评判事物的标准也不相同,所以庄子认为道没有标准,无须妄加评判。下面就是庄子虚构的三个小故事。

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01

从前尧问舜:“我想去讨伐宗、脍、胥敖这三个小国,但我每次临朝思考或询问这个问题,总是心神不宁,这是什么原因呢?”

舜说:“那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生于蓬蒿与艾草里的小虫子一样,你为这种小事物耿耿于怀、心神不宁,这又何必呢?听说从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上,万物都在它们的阳光普照之下,更何况大道的光芒远远超过了太阳的光亮呢!”

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02

啮缺问王倪说:“你知道各种事物相互之间总有共同的地方吗?王倪说:“我怎么会知道呢!”

啮缺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的原因吗?”王倪说:“我怎么会知道呢!”

啮缺又说:“那么各种事物按照你的逻辑来说,就是什么都无法知道了吗?”

王倪说:“我怎么会知道呢!但是,我还是与你说两句吧。我回答一下你是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并不是“不知道”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并不是“知道”呢?

我还是先问一问你,人如果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犯腰疼病,甚至导致半身不遂。人会这样泥鳅也会这样吗?它天天生活在潮湿的泥里面,也没见泥鳅腰疼。

人如果住在高高的树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因为没保障没有安全感,但是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这三种动物究竟谁最懂得生活居住的标准呢?

人爱吃动物的肉,麋鹿爱吃草,蜈蚣爱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那么你说这四种动物究竟谁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味呢?

雌猿是跟猵狙相爱的,麋与鹿交配,泥鳅跟鱼成双对。毛嫱和骊姬,以美闻名,均有沉鱼落雁之貌,麋鹿见了她们也会飞快地逃跑,你说美人、鱼、鸟和麋鹿这四种动物,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貌是什么呢?

依我看来,那些仁和义的头绪,是与非的途径,都是非常错乱繁杂的。无非就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每一个角度看出去都是不同的,所以说你想把它们完全统一是不可能的,我也不能知晓他们之间的分别。”

啮缺不同意他的观点,就说:“你心里有疙瘩未解,不了解利与害两者之间的关系。难道道德修养高的至人也不懂得人世间的利与害吗?”

王倪说:“要进入无我两忘境界的至人,他们是深不可测的。这种人林泽焚烧都不觉得炎热,黄河汉水全部结冰也感觉不到寒冷,就算是雷电劈山、狂风翻江倒海他都不会感到惊恐,也就是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假如这种至人可以驾驭云气,骑着日月在四海之外傲游,那么生死对于他自身都没有变化,他感应不到,更何况利与害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对他来说只是不必在意的小事呢!”

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03

于是庄子又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瞿鹊子问长梧子:“我听孔夫子说过,有人认为圣人从不从事琐碎的事物,不追逐私利,也就是一切为公。不回避灾害,不喜欢贪求,也不墨守成规去迎合大道。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些什么,说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因此圣人是遨游于尘世之外的。

孔子认为这些都是轻率不当的言论,而我却认为这些言论很精妙,这正是精妙大道的实践和体现,先生您觉得怎样呢?”

长梧子说:“这些话黄帝听了都会感觉疑惑,孔子怎么知道的呢?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而且你也说得太早,想得太远了。

就像你刚见到鸡蛋立刻想到了报晓的公鸡,因为鸡蛋浮现眼前脑子里就会浮出一只公鸡。又像刚见到弹弓你就立刻想到烤熟的斑鸠肉,因为你眼前出现弹弓脑子里就幻想着弹弓打出去,把斑鸠打死就可以做烤肉。

所以你想得太远了,现在我跟你随便说说,你也就随便听一听,为什么圣人是不需要依傍日月,胸怀里却藏着宇宙,并与外界万物合为一体的。

他们把外界各种混乱纷争和忧心违心的事物都置若罔闻,把世间的尊卑贵贱都等同起来。凡人总是一心忙着去争辩是非,而真正的圣人他看起来十分愚昧,无所察觉、浑浑噩噩,但他融合了古往今来多少的变异、城府,他自身宏然一体,纯朴归一,不为这些纷杂错乱所困扰。

实际上万物、大道都是如此,恰恰是因为这个缘故,它们才能相互蕴含融合于浑朴、精纯的状态之中。

所以我怎么知道喜欢就不是一种迷茫呢?我又怎么知道讨厌死亡就不是从小流落异乡而老大不知回家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丛铭:我来膜拜
  • 爱佛僧:把故事转述出来,其实是个大本事,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语言素质,比如“毛嫱和骊姬,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美人,但是鱼儿见了她们就会潜入水底,鸟儿见了会飞上高空,这就叫沉鱼落雁。”这句话说透了就四个字,沉鱼落雁!
    毛嫱和骊姬,以美闻名,都有沉鱼落雁之貌。
    这就很明白清晰了呀。
    安安吉祥:@爱佛僧 嗯嗯好的,马上改:blush:

本文标题:解读《庄子》齐物论 |大道的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cw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