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时珍-草药 - 草稿

李时珍-草药 - 草稿

作者: 昔年晚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14:50 被阅读0次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中国在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我们既要回顾过去也要展望未来...在我国古代,现代医疗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靠着药材,针、灸等等,来治愈疾病。说到药材,由我们最为深刻的当属我们的主人公----李时珍,他为我国中草药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

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

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

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

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

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

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

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

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

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过了几天后,又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李果珍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

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

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

果珍还不服气:“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我偏错了?”

李言闻答道:“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

"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因为艾草生品性燥,祛寒燥湿力强,但对胃有刺激性,故多外用,或捣绒做成艾卷或艾炷。"

李言又说道:"黄连适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目赤,牙痛等症状。"

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把果珍说得心服口服。

李言闻总是这样,从医理和病情两方面给孩子们灌输全面的医学知识,使两个儿子都大得裨益。

7

相关文章

  • 李时珍-草药 - 草稿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中国在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我们既要回顾过去也要展望未来...在我国古代,现代医疗还没那么发达...

  • 草药

    草药 李时珍 张仲景 华佗 不是神医 是坐在军中帐的老将军 草药不是药 是他们的卒兵 老帅把草药排兵布阵 一张药方...

  • 垃圾分类学

    带鱼的气味标记了整个小区 湿淋淋的中草药重温李时珍的记载 水果,蔬菜,植物的种子 采集和农业时代最神圣的生产资料 ...

  • 日更24 李时珍、岳飞简短素材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李时珍 一介农夫,他怀揣着执着上路,上深山,风雨兼程,坚持不懈,尝尽百种草药...

  • 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生于湖北一个世医家庭。 少年时代,常跟父亲和哥哥采集草药,或帮父亲抄写药方,...

  • 我与本草的不期而遇

    古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后有李时珍尝草药而编本草,今天跟大家分享下我的寻药之旅。 踏入中药学的大门到...

  • 人本世间一物总有一味可解

    我从小就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特别感兴趣,对书中那1892种草药入迷。我觉得那些根植在幽幽山谷亦或阡陌小路乃至屋墙...

  • 杭白菊,天然清热降火的好物

    我向来比较关注中医养生方面的知识,知道杭白菊是一种中草药,而且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里提到: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

  • 李时珍

    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因为他的父亲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也有点钱,但在那年头,四书五经才是正道,医学算是杂学...

  • 李时珍

    这是一篇比较简单的人物传记,讲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形一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时间编写了《本草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时珍-草药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j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