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 蓝色逍遥398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21:57 被阅读0次

2022-05-22          阴有雨              周日

上个月在网络,很偶然地看到有人在介绍马伯庸的短篇小说《长安的荔枝》。适逢当时我正痴迷于电视剧《风起陇西》,所以,就决定利用工作之余,仔细拜读这部作品。

七万字的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说的是唐朝一名叫李善德的上林署从九品小官,如何运用自己的数学天分,将远在岭南的鲜荔枝,运送到长安的故事。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距离早已不成为问题,想吃什么,想买什么,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天涯若比邻”。但在古代,想要品尝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味儿,那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

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早就说过,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待在岭南当地品尝这种美味,如果距离稍远,都无法如愿,更遑论几千里之外的长安?

李善德之所以答应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皆因被上司蒙骗,以为是从岭南运送荔枝饯到长安,一件很容易完成且可以捞到不少油水的美差,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巨大的坑自己跳了进去!

但事已至此,面对同僚们的幸灾乐祸和上司的丑陋嘴脸,李善德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信念,只身前往岭南,去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

接下来,就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李善德如何利用自己算术的优势,如何通过几次实验来解决这道难题。

其中,写到广州从化的风土人情,这让身在广州的我,倍感亲切。尤其是提到的荔枝女阿僮这个人物,敢爱敢恨,与小说中那些官场上的人物相比,让读者能够充分体会到来自民间的善良、淳朴与温暖。

小说塑造的李善德这位主角,年过半百,之前在上林署活得一直是小心翼翼,过得委曲求全。在运送荔枝这件事情上,他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各种措施,力保荔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长安。

这就和我们大多数打工一族一样,兢兢业业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力求得到领导的赏识,再能够得到升迁,这一辈子就算是值得了。可是,事情往往并不完全能够如愿。

李善德最终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赐——一篮味道并不咋地的水果,但毕竟是皇帝赏赐,所以和好友韩承一同享受了。

小说中还出现了我们大家熟知的大诗人——诗圣杜甫,他在小说中依然是以忧国忧民的形象出现,尤其是对李善德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但同时也是他鼓励李善德不要放弃,勇敢地去尝试解决这道难题。

跌宕起伏的运送实验,给故事本身增添了不少可看性。小说最成功的就是通过运送荔枝这件事情,描绘了世间百态,也让读者领略了岭南的风土人情,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作品。

相关文章

  • 我读《长安的荔枝》

    2022-05-22 阴有雨 周日 上个月在网络,很偶然地看到有人在介绍马伯庸的短篇小说《长...

  • 我读《长安的荔枝》

    我读了一本很新的书。 这个月国庆节当天新鲜出炉的书。 越加阅读越加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匮乏,但是又不...

  • 读《长安的荔枝》

    长安回望锈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天宝十四年,年过半百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件棘手的...

  • 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在一个徽州文书看到基层小史周德文的经历,从周德文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的大事,由此写出了《长安的荔枝》。“一...

  • 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 “骨肉恩岂断,男...

  • 读《长安的荔枝》

    只是因为贵妃身边的近侍多了一句嘴,他说他家乡岭南的荔枝鲜美可口,是为了取宠而媚上,亦或是单纯思乡而念及,我们不得而...

  • 读《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诗。我小时候读到这句诗时,只觉得画面很美。晨曦中一匹骏...

  • 读《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为圣上的一道御令,底下的人就得为此付出许多。 长安城九品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

  • 读《长安的荔枝》

    故事体量不大,一口气读完,确有酣畅淋漓之感。芸芸众生,大部分人都是各自组织里的小角色,所以很容易在李善德身上得到共...

  • 读《长安的荔枝》

    两个多小时就能看完。看到很多人推荐这本书,本以为讲的是历史故事,文绉绉的文字会不喜欢,作者却把一个小官员运输荔枝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长安的荔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ik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