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式。龙池上刻有“鸣凤”二字,像极虞褚(虞世南,褚遂良)的笔风。龙池下有二寸的印方,“文房四宝”四字,很古拙的篆书。《琴粹·琐言》记:鸣凤“声音不太宏亮,与其他琴合奏时多会被压制。最适宜大型的曲子,弹十段以上就会音色通透激越。刚刚拿到时尽是污垢,只留有岳山与焦尾,整个布满极小的蛇腹断纹,用手指叩敲,声音就如同木鱼,于是拂拭并安装琴弦,狂喜不已。黄勉之惊喜道贺,认为是莫大的幸运。以黄君的所述,鸣凤原本收藏在廿四琴斋,沦落后,有人刻意讨求,在伪造文物的聚集之地,留下售卖的人,问是从哪里得来的,才知道所得的其他数十张琴都是仿制的。当时只是听说并没有见过,所以制式不一样。我(杨时百)题字龙池上:“鸣凤为二十四斋之一,琴人动辄用千金来求,也得不到。我偶而从琉璃厂以比较低廉的价格购得,洗去污垢检查音色,才知道是希世之宝。因为遭遇奇特,所以用铭文记载:吁嗟凤兮何德衰,抱良材兮知音稀,人不我与兮天所私。落款:宣统庚戌仲春下瀚,宁远杨宗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