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颜习社
人人都应懂点美

人人都应懂点美

作者: 密思乔 | 来源:发表于2016-09-23 01:16 被阅读40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美的标准。

1.美,是潮流时尚

自古以来,我们的审美就随着潮流起起落落,并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

法国从18世纪开始,就是美容美发的流行圣地,而这一盛名得归功于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奢侈时期”的护肤美妆达人。

玛丽王后常用牛奶洗脸,用新鲜的水果、花瓣作为沐浴露,喜欢戴五颜六色的假发,甚至研发了以淀粉为原料的新型香粉,解决了当时矿产类原料香粉含铅量较高的问题,民间很受欢迎。

2007年的好莱坞电影《绝代艳后》就是讲述了这位奥地利最美的公主短暂的一生的故事,这部片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服装设计奖。

在我们的文明历史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采兰杂志》有这样一段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这种发型后来在民间流转极广,很多史书中的女子描写都有类似发髻的描述。

这种流行趋势对大众审美的影响延续至今,我们随处可见的潮流杂志、美妆视频、时尚博主,都是推动审美潮流的弄潮儿,她们似乎有种预知潮流的能力,让我们死心塌地的跟着她们买买买。

密思乔就曾经因为看了一期“买买买教主黎贝卡”的飞行员夹克推送去买了这种以前从来不会买的单品,结果后来真的火了,不少人问起在哪儿买的,极大的满足了虚荣心。

2.美,是社会产物

说到虚荣心,就不得不说美的社会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的受到社会认同感的影响,按照社会承认的标准来刻意打扮自己,因为特立独行的风险是极高的,需要承受较大的社会压力,西方历史上,也有用苍白的肤色、精致的妆容、雍容华贵的服饰来彰显地位的记录。

比如,大家普遍会公认高雅艺术是美,但流行音乐等通俗艺术也是美的吗?从黑人群体中发展出来的rap等说唱音乐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吗?

现代美学对于这些话题的辩论从未停止过。实用主义美学家、哲学家舒斯特曼就认为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并没有严格界限。

比如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在当时只是作为通俗娱乐存在,而现在却成为了高雅艺术的经典,即便是同一时代,莎士比亚在19世纪的美国,既是高级戏剧,也是歌舞杂耍,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的定义出发,舒斯特曼认为艺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进和改善人们的经验,既然通俗艺术能够让人如痴如醉,它就应该成为美学合法的讨论话题。

又比如现在流行的双眼皮模板——平行大欧双,也是受到“洋气审美观”的影响,因为我们经历了由贫到富的历史阶段,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会认为西方代表着富足、美好、上流,而不禁去靠近这样的社会认知,尽管很多时候这种双眼皮类型并不符合亚洲人较为扁平的面部五官,因此也会造成很多整容上瘾的案例——做了双眼皮发现其他五官不协调,进而继续垫鼻子、削下巴、丰胸垫臀,向“混血”靠近。

说到这,想起了一个人,她是标准混血,但却收到世人不一的评价。

她是梁洛施,论五官轮廓、身材气质,都是美人行列,不然也不可能有如此跌宕的人生经历,但很多人心目中依然不会忘记她不富裕的出身、复杂的家庭背景,以及因过早进入娱乐圈而耽误的求学经历,饱经非议。

下面这位,假如没有任何背景描述,你会如何评价她的美丽?

她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名媛”的郑念(1915年1月28日-2009年11月2日),原名姚念媛,生于北京, 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北平燕京大学,1930年代留学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硕士学位。

她坎坷的一生在《上海生死劫》一书中受到世人瞩目,而更为惊叹的是她人到老年依然出众的气质。

3.美,是经验主义

看来,美真的是难以用单一标准描述的事,那这么说来,美就无章可循了吗?

不,我们还有经验。

我们看多了美好的事物,把它们的特征总结出来,形成经验,就变成了有章可循的美。

说起唐代美人,我们想到的词是“丰韵”;

说起好莱坞明星,我们可能联想起”性感“;

说起绝色美女,我们可能想到的是她们:

有人说,令人惊艳的美往往是跨性别的,至柔则刚,阴阳合一,这样的神态是仅有标志的五官不能比拟的。

脸盲了吗?

我们对于人们面部的识别其实是复杂的大脑认知过程,我们很难说出一个人美在哪儿,但我们可以区分出美,看到美好事物的画面会深深地在我们的脑海中飘荡,不仅引发很多对于美的经验的总结。

有人说人体是最美的,有着严密的黄金比例结构,也有科学家发现,越是接近平均水平、越对称的脸最美,这些有意思的研究都可以为我们变得更美以可参考的经验。

4.美,是现代科学

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始对美有了越来越强的改造能力,不管是韩国的整容、日本的化妆,还是中国的美颜,这些技术方法的背后,都离不开对于美的经验的认知。

专业影视造型化妆的基础课程便要学习面部骨骼、面部肌肉、色彩原理、摄影灯光、不同性格类型人物特征、化妆品的成分构成、美术技巧等等等等,从抽象美学落入凡间,成为一门技术学科,变得可学习、可掌握。

3D打印、面部识别、进化心理,在颜值即正义的今天,美变成了一种现代科学,有了整容模板,有了精确的数字衡量。

5.如何学习美

所以这么看来,学习美需要两条腿走路。

长远来看,美是由内而外的综合。这时刻提醒了我们不要对护肤、化妆、穿衣、打扮抱有过高的期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基因限定范围内的微调,都是生活方式、内在健康的外在表现,我们需要紧紧的梳理把握这80%的关键所在,而不要将过多的精力被繁杂的信息和琳琅的商品所吸引,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而收效甚微。

真正具有改变的魔力,只有时间。每一天的健康饮食、运动作息都将通过时间发挥着改造能力,在我们的身上、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那剩下的20%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快的掌握呢?通过一步到位的学习。

我们去学习有关美的经验,通过科学的自我认知分析、有章可循的技巧,适当的关注潮流趋势,即可达到内外平衡的的身心之美。

相关文章

  • 人人都应懂点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美的标准。 1.美,是潮流时尚 自古以来,我们的审美就随着潮流起起落落,...

  • 人人都应懂点营养学

    营养就是经营好自己身体里的养分,养分从每天所吃的食物中获得。 人人都想获得健康的身体,永远都是健康的人...

  • 人人都应该懂点设计

    为什么人人都应该懂一点设计呢,我们看到你刚从学校毕业找工作,那么你首先需要一份简历,回想你当年是怎么写简历的?去网...

  • 人人都应懂急救,人人都应会急救

    最近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员课程,用两天时间系统的学习了急救知识。 为什么我会想到去学习急救知识呢? 曾经在地铁...

  • 人人都应该懂点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说来简单,凡是上过学的肯定都有接触。那就是数学中经常用的一个解题方法——反证法。它的步骤很简单:一、假设命...

  • 人人都应该懂点经济学

    字数统计:3600 建议阅读:10分钟 文章关键词:经济学思维 微观经济学 全局性思维 经济学教会我们如何...

  • 人人都应该懂点项目进度管理

    1、日常生活中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并非在工作中才会有,包括我们日常生活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进度管理。例如正在写的...

  • 人人都应该懂点营养学

    我是番茄01 最近读到有关营养学方面的知识,顿时感觉到原来吃也是有很大学问的,怎么吃才健康合理,需要讲究一定的科学...

  • 人人都应该懂点《低风险创业》

    以前的我,不看公司创业,产品设计等这类与我个人的生活工作毫无关系的书。 但在哪本讲副业变现的书籍里,提到了要把个人...

  • 人人都应懂的潜规则

    1.对不知道的事情直接说不知道才是最轻松的。 2.没有亲眼所见就不用急着用你的嘴巴去证明 3.去别人家里面,不要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应懂点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ct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