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海霞。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如何高效记笔记,以及在Flomo中如何建立清晰的分级目录。如果你也恰好在为笔记整理发愁,不妨花几分钟看看;如果你更喜欢听故事,那今天的内容可能不太适合你哦~
去年参加航海共读时,我学了很多关于笔记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系统整理,笔记虽然“感触”很多,真正能复用、有结构的“干货”却很少。尤其是Flomo中的目录索引,简直乱到不忍直视……这次我下定决心,好好梳理了一遍,把精华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一、如何高效记笔记?
【核心流程】
1. 摘录:遇到触动你的内容,先摘录到一张卡片中。
2. 转述: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检验是否真正理解。
3. 思考:这些内容对我有什么启发?和已有的知识有什么关联?能解决什么问题?还能用4. 行动: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或作为写作素材。
【基本原则】
一卡一事,保持简洁清晰。
采用读者视角,方便后续调用与分享,避免“自嗨”。
二、卡片笔记 vs 触动笔记
卡片笔记:系统化记录、转述、连接的知识单元,注重逻辑与关联,适合长期积累和构建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的基石。
触动笔记:记录阅读中的情绪共鸣或行动触发点,更注重即时感悟与情感素材,适合作为写作的灵感来源。
三、Flomo中如何建立分级目录(标签体系)
在Flomo中,我们可以通过标签系统实现分级目录。建议以“阅读”和“写作”作为底层标签,结构如下:
1. 阅读体系
#阅读
├── #阅读/笔记方法
│ ├── #阅读/笔记方法/what(概念、定义)
│ ├── #阅读/笔记方法/why(原理、意义)
│ └── #阅读/笔记方法/how(方法、步骤)
├── #阅读/深度阅读
│ └── #阅读/深度阅读/how(方法、步骤)
└── #BOOK/认知觉醒(标记来源,便于溯源)
2. 写作体系
#写作
├── #写作/写作心法
│ ├── #写作/写作心法/what
│ ├── #写作/写作心法/why
│ └── #写作/写作心法/how
├── #写作/写作技法
│ ├── #写作/写作技法/微观结构
│ ├── #写作/写作技法/中观结构
│ └── #写作/写作技法/宏观结构
├── #写作/爆款书评
│ ├── #写作/爆款书评/模板
│ └── #写作/爆款书评/AI辅助
└── #BOOK/认知觉醒(标记来源)
四、如何使用这个体系?
举个例子:当你读到《认知觉醒》中关于“元认知”的内容,并意识到它可以用于写作时监控思路,你可以创建一张卡片:
打上标签:#写作/写作心法/what、#BOOK/认知觉醒
卡片内容:转述并思考“什么是元认知”,以及“如何用它保持写作思路清晰”。
这个体系的强大之处在于:
垂直深入:每个标签下内容聚焦,便于深度整理;
水平关联:通过书籍标签(如#BOOK/认知觉醒)可以快速回顾某本书的所有启发。
写在最后
这次梳理还有一个收获,我计划放下追求完美的执念,flomo中已经有的凌乱就让它乱吧,且留作纪念;从今天开始,它肯定会一天比一天清晰,观之如春风拂面,调取爽爽利利,随着积累我也会有更多的沉淀,我相信时间的力量。
最后,希望这套方法也能帮你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如果你也在用Flomo,不妨试试这个分级目录法,我们一起告别笔记混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