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很伤感,一股说不清的愤懑充溢在心间。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让父亲出院回家,虽然说是父亲固执的不想再治病,但他心里清楚,主要的还是手里没钱。如果按大夫的治疗方案一家人束着脖子不吃不喝,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够靶向治疗的费用。由于老爷子的固执己见,他不让做穿刺病理,导致虽然有医保医院却不能报销,自费的压力让父亲与儿子都选择了妥协,大夫因为治疗方案的受阻,一直没有好脸色,或许大夫们也觉得没有成就感吧,就协商让出院。因为大夫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既然不能按大夫的想法做,自然也不用呆在医院。他们选择了回家。
出院前夕的晚上,阿勇夜不成寐,从心理上他接受不了认命,想着操劳一辈子的父亲就这样回到家中等死,他就难过的不能自已。想着三姑家的两个儿子,因为给三姑治病,倾家荡产,两年后她还是撒手人寰,落得个人财两空。而现在他连人财两空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没有钱去给父亲治病,比起他的两个老表他手里要窘迫的多,毕竟人家弟兄是做生意的,家底厚些,而且两个人多少可以商量分担,而他独苗一个,连个商量分担的人都没有,现在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出院。
现代医术虽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对于癌症还是有些束手无策。不管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理论上方法都可行,而实际上能让人像没得癌症时那样健康,简直是天方夜谭。大部分的人都是人财两空,小部分可能延长了些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质量却是眼见的差。他见过的隔壁床化疗的那位七十五岁的老人,半年来入院了五次,化疗的管子随身带着,洗澡都要小心翼翼,就这样还是脱了两次管,又从新入院置管,看着他,阿勇说不出的难受,这样的治疗能说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吗?他不知道。
回过头来看自己,是让父亲继续住院,落得个人财两空,美其名曰孝子尽力为父亲,还是让父亲回家,尽力的让他以后的日子过得舒心?他踌躇不决,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