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书共读 | 长安的荔枝(01)

好书共读 | 长安的荔枝(01)

作者: 田心尔 | 来源:发表于2025-08-07 18:52 被阅读0次

——鱼鳞覆瓦,柏木檩条,院墙与地面用的是郿邬产的大青砖,砖缝清晰平直,错落有致,如长安坊市排布,有一种赏心悦目的严整之美。

院里还有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尽管此时还是二月光景,可一看那伸展有致的枝丫,便知秋来的茂盛气象。

——一股淡淡的喜悦,像古井里莫名泛起的小水泡,在李善德心中咕嘟咕嘟地浮起来。

庭中桂花树仿佛提前开放了一般,浓香馥郁之味,扑鼻而来,浸润全身。

——老驴一路上走得不急不缓,李善德的心情随之晃晃悠悠。

——这些祝贺比酒水还容易醉人,让李善德头晕目眩,兴奋不已。

——这么大的便宜,别人凭什么白白给你?说不定是因为时间苛刻,难以办理。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只有下巴上的胡须猛烈地抖动起来。

有路过的巡吏发现这位青袍官员有异,过来询问,可他的声音李善德听在耳中,却如同在井底听井栏外讲话那么隔膜。

——他迫不可待地从架上掣出来,展开一看,心脏骤然停跳了一拍。

——李善德仍不肯放弃,也不敢放弃。要知道,这可是圣人发下来的差遣,若是办不好,只有死路一条。

——它不是什么肥差,而是一道催命符,每一个衙署都避之不及。

——恍惚中,他感觉自己待在一个狭窄漆黑的井底,浑身被冰凉的井水浸泡。

他抬起头,看到那座还未住进去的宅子在井口慢慢崩塌,伴随着一簇簇桂花落入井中,很快把井口的光亮堵得一丝不见......

——他失望地揉了揉眼睛,觉得浑身软绵绵的,毫无力气。

明媚的日光从窗户空隙洒进来,却不能带给他哪怕一点点振奋。

对于一个已提前被判死刑的人,这些景致都毫无意义。

一十八年的谨小慎微,只是一次的不经意,便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李善德的拳头伸开复又攥紧,紧盯着酒中那些渣渣,好似一个个溺水浮起的蚁尸。

——长安商家有一种账目叫作“沉舟莫救”——舟已渐沉,救无可救,不如及早收手,尚能止损。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李善德读着这酒汁淋漓的诗句,握着纸卷的手腕突地一抖,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胸中漾开。

相关文章

  • 随笔

    今天早上在阅读群中,参加了共读,读的是一本《长安的荔枝》吧,忘记了,总之是关于写送荔枝到长安的故事。 看完了这本书...

  • 《长安的荔枝》:奢靡的背后,是多少人的付出

    2022年第14篇,总计360字,累计12700字。 今年共读的第二本书,是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

  • 今日读书琐记

    1. “荔枝”的惊艳 尽管舍不得读快,还是读完了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这是读书群今年共读的第二本书,选的书太棒了...

  • 读《长安的荔枝》

    长安回望锈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天宝十四年,年过半百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件棘手的...

  • 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在一个徽州文书看到基层小史周德文的经历,从周德文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的大事,由此写出了《长安的荔枝》。“一...

  • 读《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 “骨肉恩岂断,男...

  • 读《长安的荔枝》

    只是因为贵妃身边的近侍多了一句嘴,他说他家乡岭南的荔枝鲜美可口,是为了取宠而媚上,亦或是单纯思乡而念及,我们不得而...

  • 读《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诗。我小时候读到这句诗时,只觉得画面很美。晨曦中一匹骏...

  • 读《长安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为圣上的一道御令,底下的人就得为此付出许多。 长安城九品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

  • 读《长安的荔枝》

    故事体量不大,一口气读完,确有酣畅淋漓之感。芸芸众生,大部分人都是各自组织里的小角色,所以很容易在李善德身上得到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书共读 | 长安的荔枝(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xeo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