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作者: 意趣与刺点 | 来源:发表于2020-09-04 05:39 被阅读0次

卷六

七十一

原文

        王荆公矫揉造作,不止施之政事也。王仲圭“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句,最浑成。荆公改为“奏赋《长杨》罢”,以为如是乃健。刘贡父“明日扁舟沧海去,却从云里望蓬莱”,荆公改“云里”为“云气”,几乎文理不通。唐刘威诗云:“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荆公改为“漫漫芙蓉难觅路,萧萧杨柳独知门”。苏子卿咏《梅》云:“只应花是雪,不悟有香来。”荆公改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活者死矣,灵者笨矣!

译注

       王安石矫揉造作,不止是在施政方面。王仲圭的“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诗句,最是浑然天成。王安石改为“奏赋《长杨》罢”,认为这样才好。刘贡父“明日扁舟沧海去,却从云里望蓬莱”,王安石改“云里”为“云气”,几乎文理不通。唐朝刘威的诗句:“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意思:早知道家门就在杨柳深处,似乎隔着芙蓉无路可通。王安石改为“漫漫芙蓉难觅路,萧萧杨柳独知门”。意思:眼前芙蓉花开漫漫让人难以找到道路,杨柳萧萧独自知道家门在哪里。苏子卿的咏《梅》诗:“只应花是雪,不悟有香来。”意思:只感觉花像雪一样白,不明白为什么有香气飘来。王安石改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意思:早知道不是雪,因为有香气暗暗袭来。活的诗句变死了,灵性的变笨拙了!

       王仲圭,不详。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刘威 ,唐朝人。武宗会昌中人,终生不得志,羁游漂泊而终。工诗,弱调多悲。

       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 ,民族英雄。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

相关文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六十四 原文 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鸥亭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八 原文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 原文 江州进士崔念陵室许宜媖,七岁《玩月》云:“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阑干。”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七 原文 余尝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沈石田《落花》诗云:“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七 原文 辽东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陈景元,字石闾;马大钵,字雷溪。三人皆布衣不仕,诗宗汉、魏,字学二王...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六 原文 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有作用人,放之则...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四 原文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若村妇絮...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八 原文 徐雨峰中丞士林,巡抚苏州。人以为继汤文正公之后,一人而已。母丧去官,有诏夺情,不起。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 原文 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八 原文 某侍郎督学江苏,罗致知名之士。所选五古最佳;七古则不拘何题,动辄千言,引典填书,如涂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ba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