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小马吵了几句嘴。当时确实心里极度不爽,不愿意搭理他,心里想着“别指望我主动理你,绝不可能…”然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
这是我们吵架之后我的一贯思维模式,无论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只要语气不善,就会被我上升为态度问题。我的诉求是,有事说事,有话好好说,温柔点,我会考虑要不要听…
事情没解决?那也不影响两人各司其职,早上我叫孩子起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成,吃点东西,然后他送孩子去上学。
我吃完早饭,收拾完,就会给自己备好茶室,切好水果,给卧室里点上喜欢香,砌上一壶茶,然后爬上飘窗,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或是码字,一两个小时一晃而过,我会看着窗外发会呆,然后再去处理别的事情…
只觉得,这件事也没那么重要了。如果我重复旧的方法,那只能得到旧的结果。而旧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要在这件事情里分个是非对错,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把亲密关系变成谈判场,不要审判任何人,家庭、婚姻都应该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
我想关键点应该在我身上,他的语气不善,在我看来就是不在意我的感受,爱变少了,这种感觉让我觉得不安全。而我通过冷战的方式让他主动靠近我、拥抱我,让我感受到爱和安全。所以是,我陷入了受害者模式,让小马成为了那个迫害我的人,我成为了受害者,我身上的能量在那一刻变得弱小。
我剖析出这一点的时候,就对自己说,“那是过去的我,如今的我,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责任者,我都有力量去拥抱和创造我的生活,改善我的关系,影响到身边的人…”
然后,我问自己,我要什么?
答案是,我要我和小马好好的,无论什么事情都不应该比我们的感情更加重要,因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事而伤害我们的感情,那样真的是愚不可及。直至目前,我对婚姻和伴侣是满意的,所以,我需要保护和经营我们的家庭和关系,尽量的平衡和疏通家庭中的一些问题,并且尽量关照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
由此而提到前提假设里的“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最能影响大局”。比如,身体中最灵活的部分,手、脑、身体的器官、心脏、呼吸每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身体。
那我作为我生活的创造者,是家庭系统里最灵活的一部分,如果我有觉知、有方法、够灵活,那在所有的家庭关系里都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果我们用好了这一条,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人都已具备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比如读书写作就可以让我足够快乐,每当这时,我就可以完全沉浸于与自己深度的链接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的臣服于当下、此刻。
所以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在我眼里,会慢慢的消失不见。
感恩心怀热爱的我,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试想,如果我能在事情发生后,越过自己的固有模式、限制性信念,直接去解决。或者我抱抱他,在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允许他释放、接纳他的不足,用我强大的能量去承载他的情绪和不安,那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不过这些方法里,有一个原则是我好、你好、世界好,这三个顺序不能变。也就是,无论何时,我们先要做的是关照自己,然后在满足别人,让身边的事物朝正向发展,以三赢为目标。这样即使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也照顾到了自己,让自己更舒服一些,也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问心无愧),就不会自我否定,陷入内耗。
晚上小马回来,我睡的迷迷糊糊,他抱着我说,对不起,他不应该把自己情绪带回家里,带给我。他说他一天都在惦记这件事,喝多了也在想着回来第一件事要给我道歉…
好吧,你看,这段关系里,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我们都在用我们各自的方式实现双向奔赴,所以,我并无怨言,反而充满动力。
我也觉得我的改变也逐渐在影响对方,当然,对方也同样在引领我。
所以遇见难题时,我们需要积极的提问,也就是引发对方正向思考的问题,可以让对方成长的问题。
比如“还有什么办法呢?”“如何可以让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呢?”
打破原来消极的自我发问方式,“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呢?”
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你就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人生。
NLP 十二条前提假设: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5.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9.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11.没有挫败,只有回应讯息。
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