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面管教--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正面管教--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作者: 果_汁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09:54 被阅读0次

先懂孩子,再懂教。在教孩子之前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我们看到的行为只是冰山的20%,还有80%在海底是我们看不到的,等待我们去发掘。

解析4种不良行为:

第一,缺乏知识和无意识的行为

例如孩子没有危险意识和常识,经常爬到窗台或者高的地方。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解释这些常识,直到孩子理解。

第二种,缺乏某种有效技能的行为。

例如3岁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他会直接去抢,2岁多的孩子想和别人玩,他会直接上去拍一巴掌。这种行为都是缺乏社交技能,需要家长帮助他获得这项技能。

可以通过绘本,让孩子学习正确的打招呼方式,以及相处方式。说要绘本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当时发生的事情,引导孩子下次再有相同的情况要怎么处理。

例如可以问清楚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玩具呀?宝宝想玩吗?这是别人的东西,我们拿别人东西要先经过别人的同意哦。宝宝想玩的话可以自己问:小哥哥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可以问哥哥能不能交换玩具玩一会?

孩子需要花很多时间不断的重复和练习才能学会一项技能,整个过程需要耐心,不要给还有贴上霸道,凶之类的标签,和善而坚定的帮助他获得新的技能。

第三种,发现适应性行为。

例如孩子1岁左右会进去空间敏感期,有个空间探索的需求,他喜欢丢玩具,丢东西以此观察物品降落过程。家长不理解可能会训斥,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去探索。

很多小孩子撕书,家长非常头痛,自己精心挑选的书被撕坏了。其实小宝宝喜欢孩子撕纸只是他个人精细发展的需要,很多小孩都有这个过程。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很多废纸给孩子,那么孩子既能发展自己的技能,家长也不心烦。

第四种,孩子感到失望和沮丧的表现。

孩子冰山下面的80%都是孩子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不良行为是孩子用错误的方式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例如两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打扰你打电话或者工作。4岁的孩子起来上学时间很紧迫了,他仍不肯穿你选的衣服。8岁的孩子不肯写作业,不肯去上学。青春期的孩子很沮丧,觉得自己怎么样都学不好。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孩子也是一样,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目的,但是他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一直都在。这时需要家长去解码,针对行为背后的需求作出相应的鼓励性回应。

第一种不良行为,2岁孩子背后行为目的可能是:获得过度关注。直到妈妈不断的关注他,他才获得归属和价值感。

其实每个人都想获得关注,这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孩子想要的是过度关注,采取的是另人烦恼,而不是有效的方式来获得。

孩子如果不断打扰我们工作,可以考虑给孩子一个任务。例如给孩子一个计时器,告诉他当这个数字变成0时,妈妈就可以陪你了。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让孩子知道他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妈妈很重视他只是要一会才能有时间陪他。

第二种不良行为,4岁孩子拒绝穿妈妈选的衣服,这种孩子行为的目的可能是:寻求权利,孩子渴望由自己说了算,当孩子感觉没人能够管控他时他才获得归属感。

家长在即将发生冲突时要做的是撤离冲突,不开战,不妥协。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家长自己情绪失控大发脾气,导致双方都在气头上,陷入僵局。

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孩子“妈妈不能强迫你”,向孩子寻求合作和帮助。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今天天气很热,你看想穿这件蓝色的,还是那件白色的呢?孩子在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是有权利的,可支配的,可以选择的,他可能就不会再闹下去了。

这种方法叫有限选择,有限选择这个方法对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的孩子的用处是非常大的,可以避免很多冲突。例如和果哥出去玩到了回家的时间,我直接告诉他我们要回去了,他的回答肯定是不。但如果我问他,你是现在回去呢?还是五分钟后再回去呢?接下来回家的难度就会下降很多。

不过有限选择对于大龄儿童是不适用的,他们往往会自己说出第三种选择。

第三种不良行为,8岁孩子不肯上学,不肯写作业背后的目的可能是:通过报复寻求公正。孩子感觉到委屈和受伤,他可能会通过不写作业,不上学来报复家长。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是渴望被理解,希望感受得到认可。德雷克斯说过,持有报复心理的孩子缺乏的是归属感。

家长首先做的是处理孩子受伤的感觉。可以主动和孩子沟通,表示理解孩子的受伤和委屈,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作出弥补。同时可以给孩子传递一种健康的错误观: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

第四种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做不好,不想再努力,不想让人抱有希望的错误目的是:自暴自弃。

面对这类型的孩子,首先应该表示对孩子的信任,帮助孩子处理挫败感。可以帮助孩子把复杂的任务分成多个小计划,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给孩子鼓励和关注。

正面管教的价值之一是教会我们如何理解和分析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采取合理的方法对待孩子的合种行为。

正面管理核心理念之一:和善而坚定。和善而坚定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却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面管教--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pt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