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教育

作者: 曲线之前剑刃之上形势节君 | 来源:发表于2019-11-08 22:45 被阅读0次

从小读经典,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提问、质疑、探讨、辩论。孩子需要思考和辩论经典中的问题,包括上帝创造宇宙、人类、犹太民族的故事,其中隐含大量关于世界起源、世界演化、世界规则的问题。

经常探讨这些大问题,让孩子学会去思考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和哲学。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系统已经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好了,但是缺的恰恰是一些灵魂性的东西:超越的思想。

我们的教育强的是什么呢?是技能训练。

从一年级到大学,我们都强调把基础打扎实,先不管为什么学习一个知识,先把它学好。

无论是数学物理大量做题,还是语文英语的勤恳背诵,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把所有精力放在技能提升上。

学习的明确目标是提高成绩,提高成绩的目标是考学,考学的目标是稳定工作,稳定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收入。

经过这一整个过程循环,一个人苦得蜕了一层皮,也总算是熬出来,家和万事兴,再把这套吃苦的哲学灌输给孩子。

那我们的教育弱的是什么呢?是理想境界。

一个人接受教育,

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

为什么不辞辛苦爬山,山顶究竟有什么风景?

我们接受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没有回答。

如果我们给教育描摹的目标就是好工作和挣钱,最理想的实现也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挣很多钱。

比这个更大的目标是自己创业或者做生意成功,经济上的成功无疑更大,但仅此而已。

比这个还大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国命运救亡图存、振兴单一民族,这个宏愿很了不起,也很宽阔,但是放在世界范围仍然只是一国之梦,产生不了引领全人类的杰出人物。

真正的杰出人物是怎样产生的呢?

杰出的历史人物,国籍民族家庭背景各异,成长路径也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通的核心的指引:

解决人类和世界的问题。

解决世界的问题,是在我看来教育唯一真正的目标。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不是因为学习才能获得进大公司的能力,而是因为学习才能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成为更好的人类。

牛顿是如何产生的?他的目标并不是在中央造币局找一份好工作,而是试图用数学解释整个世界运动的原因。

达尔文是如何产生的?他的目标并不是拿一份水手的好工资,而是在纷繁复杂的动植物中找到共通的特征。

艾伦·马斯克是如何产生的?他的目标并不是找一个微软的铁饭碗,而是不断想探索新的方式,解决人类陆地交通、太空交通问题。这些人物,也没有为英国或南非的民族强盛而学习,他们要解决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大问题。

解决人类大问题,才能成为影响世界的杰出人物。

这正是我们的教育中往往缺的一环。

人类有什么大问题?

世界有什么大问题?

很多人面对这两个问题是回答不上来的。

中国在过去落后挨打的年代,能够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和富强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但是我们目前已经重新回到世界巨人的舞台,这就需要有世界级人物,不仅仅懂得让民族不受人欺负,而更懂得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引领人类向前。

伟大的人物,思考的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终极规律、人类文明的由来、历史的原因、科学的方向、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的相处方式、世间苦难的救赎、更理想的社会变革。

伟大的企业,愿景是为人类开发新的能源方式、创造新的出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沟通方式、寻找更好的计算方式、解决人类的食物与安全问题、产生更具有想象力的事物。

解决的问题越属于全人类,最终的成就也就越代表一个民族。

在我看来,我们的教育,所缺的就是这样一种“Think Big, Think Deep”(思考深入)的超越的思想。

技能训练当然是重要的,若没有过硬的技能,什么境界也达不到。

但是只有技能训练,没有思想引导,最终只是盲目奔跑。

我把这种教育叫做一种“有脚无头”的教育,腿脚肌肉锻炼得格外强壮,就是没有方向,一直在等着有个人给自己指点方向,“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比谁跑得都快”。

可是究竟想去哪儿呢?说不上来。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种极端,“有头无脚”的教育:

一些人让孩子退出学校,但是并没有给孩子足够指导,讲究不学习,不接触知识,自己在世界中悟道,这种状态人确实可能想一些大问题,但是容易云山雾罩,不懂现代知识体系有什么深刻之处,最终停留在空谈,做事的行动力也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理想的教育一定兼具思想与行动。思想是为人生寻找方向,行动是让自己到达目的地的工具。

爱因斯坦的方向是他对光速飞行的思考,他的行动是他在学校不断寻找的数学工具,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太侧重后者,偏偏缺了前者。

有灵魂的教育目标是思考和创造。而思考和创造获得的收益,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像牛顿或马斯克这样的大人物,是另一个世界的天才,我家的孩子可没这天赋,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想大问题有什么用,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小时候也没学过什么世界的本质、文明的起源、人类的规则,不是也活得挺好的。

父母的想象力是孩子的上限。

若父母的眼光已然局限于此,又怎能指望孩子飞到高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代一代培养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但总是难以培养出影响人类的大师级人物。

成就的天花板是想象力,不要让我们的想象力局限孩子的未来。

Think Big——

谷歌内部成立一个X-lab,谷歌对其的唯一要求是,解决10亿人以上的问题。不管做什么领域都可以,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思考的是全人类问题,至少惠及10亿人以上。

这种思想是伟大成就的前提。

这种思想不仅仅对一小撮资质超群的天才人物有效,事实上,它对于促进所有人的学业事业都有效。

你只有有极强烈的问题思维,才能有学习动力;

你只有有极广阔的世界眼光,才能建立知识图谱。

最终也许解决不了人类的大问题,但一定能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Think Deep——

你所设想的世界,是你最终能到达世界的最远边界。

雄心壮志最大的问题也就是眼高手低,能力赶不上梦想的大目标,内心失落。

然而眼高手低也强于眼低手低,若看不到远方,就不可能走到远方。

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是导航仪,手里做的练习是速度轮胎,永远让思想为速度导航,而不要速度茫然乱闯到极限。

相关文章

  • 以色列教育

    从小读经典,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提问、质疑、探讨、辩论。孩子需要思考和辩论经典中的问题,包括上帝创造宇宙、人类...

  • 如何养育下一代创新者,犹太教育的启示

    图:中国创新教育成果博览会 ·以色列国家展馆 教博会开幕日(11月20日)即以色列国家创新教育展示日。 本次以色列...

  • 《他乡的童年-以色列》

    文/明日之月 今天继续看《他乡的童年》以色列篇,以色列犹太人认为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教育、教育。他们的市长说财...

  • 对失败的态度,决定你的一生

    最近观看《他乡的童年》解密创业大国的教育密码——以色列的教育,感触最深的就是以色列文化中关于失败的态度。在希伯来语...

  • 无标题文章

    CodeMonkey诞生于以色列,这个国家非常重视科技教育。这种重视可能来自以色列人脑海里深深的危机感。 以色列人...

  • 读《无畏》有感

    《无畏》这本书的作者是以色列人,内容记录了以色列人对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态度及方法,让人有所触动!感觉他们的教育理...

  •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读书笔记06

    文/雒宏军 九、以色列的教育 丹尼尔·戈迪斯在《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中叙述了以色列建国前后的历史,在讲述大事件...

  • 犹太家庭10条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让孩子从普通走向卓越

    犹太家庭10条教育孩子的黄金法则,让孩子从普通走向卓越 以色列在教育上的投入使其人民素质高,每1万以色列人当中,就...

  • 犹太人的教育哲学

    以色列政治家戴维·本·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在以色列,教育是仅次于军备的第二大投入。 犹太人追求争辩,强调...

  • 为什么说以色列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都应该看看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教育之一”。 自1948年宣布建国后,以色列的800多万人口中走出了十几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色列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qg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