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由命无作为,
当下磨砺闪春晖。
通过下午及第二天上午的忙活,常悦在铜钟乡的宿舍基本布置完成。由于孟余生所在大修厂维修任务繁重,故而不能在铜钟乡久留,吃过早饭,孟余生就匆忙与常悦告别。
沿着陡峭的山路,迅速徒步下山,经过两个小时马不停蹄的奔走,孟余生行至山谷,然后乘船过河,爬上对面半山坡上的公路,再次急行徒步10公里。
沿途一路风景,孟余生无心观赏,只管匆忙赶路。经过两个小时奔走,孟余生才拖着满身疲惫回到家里。
孟启耀和孟海燕参加工作以后,孟长达转眼间倍感轻松。从此以后,至少不再担负子女的生活费用,可以相对宽松的改善着一家人的生活了!
此后,孟长达依然跑着他的私家解放牌大货车,做着收入还算稳定的煤炭生意。余黄连由于眼花感觉已经不能胜任家电维修那个行业,便把后车室旁边的家电维修小门市转让给常悦弟弟常远做手秤生意(后续详述)关门息业了!
孟余生请这两天假,按照每个月最高领取捌佰元工资计算,大概会扣除孟余生工资伍拾元左右。因此,如果没有特殊事情,时下请假相当不划算。
回到家里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孟余生就赶忙赶紧的回到大修厂铜工组岗位,投入新一天繁忙的维修任务之中。
孟余生所在铜工组,承接的大客车大修任务,之所以要历时三个月才能完成,是因为工序繁琐,工作量大,而且铜工组每天还要接收不确定的零修任务。
大客车大修内容主要是车身骨架的更换或加固,包括驾驶室,乘坐室大小横梁及底板的铺垫,坐椅架更换或加固,顶棚骨架的更换或加固,车身铁皮的铆钉及顶棚铁皮的焊接,乘客室内的装饰,前后挡风玻璃的安装,侧窗玻璃的安装,以及全车刮灰,打磨之后的喷漆。至于发动机和底盘的大修,有时会同步进行,更多的时候是错时安排。简言之,大客车大修相当于一次脱胎换骨的新车组装。通常五年大修一次,这也是为公司营运车辆节约开支而选择的一条最佳途径。
孟余生所在铜工组,干活时分工不固定,原则上每天早上由组长李师傅安排,多数情况下视当时维修任务的轻重缓急而定。没有零修活安排时,铜工组每天都在加紧着大客车大修的进程。一旦有了零修,根据情况临时安排。
为了每天多干活,每月多收入,孟余生铜工组一行三人每天上班不少于十个小时,有时候,还会加班加点到深夜。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安排,没有特殊事情决不能轻易请假,不能随便离岗。
一开始,李师傅以老师傅自居,时常用领导的口吻安排着孟余生和王师傅干活。随着维修大幅度的进程,李师傅在许多维修领域方面都不及年轻气盛的孟余生和王师傅灵活,机动而极具效率。后来在不知不觉的维修进程中,李师傅一改以往的傲慢,凡事都乐意跟孟余生和王师傅商量着干,其实人都是相互尊重的!并且孟余生和王师傅始终尊重着李师傅。
孟启耀有一辆永久牌轻便自行车,材质顶级,性能稳定,任谁骑行都十分轻便。孟启耀特别爱惜,勤于保养那辆轻便自行车。平常外人不可能借走孟启耀的自行车,即便是孟余生和孟海燕偶尔借用一下,孟启耀都十分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借出。
自从孟启耀分配到云桥乡中心校工作以后,铁定是没有时间骑行了!这才爽快答应借给孟余生骑行,没错,孟启耀原话就是说借,而不是送。不论孟余生怎样骑行,自行车所有权都是孟启耀的!言下之意就是孟余生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
自从骑上自行车,孟余生去大修厂上下班就更加快捷而方便了!
铜工组成立三个月后,各项维修工作走上正轨。家在农村的李师傅和王师傅,周末都想回家去帮着家人干点农活。故而经过三人商定,平常加班加点的多干点活,每隔一周,周末就放假用两天时间去休息或是做点私人的事情,力争做到工作和生活两不误。
有了这个周末时间,孟余生必然就是要想着如何抓紧时间前往铜钟乡。由于交通极为不便,平时周末常悦不能往县城跑,除非是遇到有放一个礼拜的长假或是公派到县城培训学习的机会。既然常悦不能走,那么孟余生有时间就必定要想法前往铜钟乡。
去铜钟乡的公路崎岖不平,货车及摩托车行驶里程约五十公里,行驶时间约三个小时。平常去铜钟乡,极少能搭乘到前往铜钟乡的货车,经济拮据的孟余生暂时买不起摩托车,尽管孟余生急需一辆专属摩托车。然而暂时来说,孟余生只能沿着天星方向的公路步行。这回孟余生脑洞大开,周六清晨,沿着天星方向的公路,长陀目的地,直接骑行轻便自行车,平常徒步走需要两个小时,骑行自行车时间减半,只需骑行一个小时就到达长陀路边。豁达耿直的孟余生,将自行车推至路边一常住村民家门口。
房主是一位年纪约四十岁左右,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男子,孟余生和颜悦色,谦恭自然的递上一支嘴画苑香烟:
“大哥吃早饭没有?大哥请抽烟,我是县城大修厂的!”
“哦!兄弟有哪样事”男子接过烟反问孟余生。
孟余生接着说:
“是这样的!大哥,我女朋友在铜钟乡中心校工作,我今天准备在长陀过河然后爬铜钟山去铜钟乡,只是我这辆自行车找不到放处,我想把自行车寄存在大哥家,不知道方不方便。”
“方是方便,只是以往那些都是给伍元寄存费,不管你放多久,走的时候,你尽管放心骑走就是”男子对孟余生说明了条件。
孟余生觉得还合情合理,于是赶紧对男子说:
“好的!好的!那就麻烦你了!”
随即,在男子的指引下,孟余生将自行车放置在男子家堂屋墙角落,同时锁上自行车取下钥匙装在裤兜里,然后转身递给男子伍元钱:
“大哥,那就麻烦你家了哈!”
“不麻烦!不麻烦!收你的钱了,应该做的”男子一边接收下孟余生伍元寄存费,一边跟孟余生客套着说。
“对了!兄弟,如果你来拿车,不管家里哪个在,你只要说你是哪个,家里人就会让你拿走了”男子极其负责的跟孟余生说。
“好的!好的!谢谢大哥的提醒”孟余生再次感谢着男子,同时又递给男子一支烟。
背上随身挎包,由于是以徒步爬山为主的行程,孟余生就没有给常悦携带吃的或用的!因为基本上生活所需日用品,在铜钟乡街上都能买到。挎包里除了几包烟,就是一个装满茶水的茶杯。当然在贴身裤兜里,还携带着准备上交给常悦,除了零用的工资。
与房主道别,孟余生沿着河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很快就走到渡口。这次孟余生的运气还蛮好,刚到渡口就赶上开船时间。船上客满,孟余生趁机跨越到船尾,并且及时用双手拉住舵绳。只听得船家大嫂一边招呼着乘客要站稳,拉住绳索,一边吆喝着。
“两元一个哈!要走的快点。”
孟余生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两元乘船费给船家大嫂,不一会儿,船家大嫂对着船家大哥高喊一声:
“老大,可以开船了!”
河面不是很宽,只是渡口的波浪有些汹涌,整个船只的安全主要维系在河岸两边所固定的那根粗大的钢丝绳索,然后船夫老大的摆渡也是至关重要。船只在船老大熟练的摆渡下,历时三分钟,转眼间就到了河对岸渡口。
纷纷下完船只的乘客,多数是河对岸的村民,只有极少数,包括孟余生在内,是即将攀岩铜钟山,赶去铜钟乡的路人。还好这次铜钟山之行,尚且有三五人同行,这样一来,爬至深山老林,陡峭悬崖边,孟余生也不至于孤独寂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