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翰为什么会去四平街呢,前边介绍说过,赵老翰见到人和成铺子的那个斗官,给赵老翰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和成》在四平街建铺也有年头了的老铺子了。在四平街这疙瘩也是出了名的。特别是雇用让买卖双方都放心的“斗官”,声誉更加鹊起,方圆百里都到这家铺子送粮。
赵老翰路过这里已经先入为主,印象非常好,他就直接来到人和成,找掌柜的说明自己要进铺子当学徒。掌柜的看赵老翰岁数不大,却长得五大三粗是一个能干重活的好伙计。就说:“小伙子,你等一会儿,我去问问东家。看他留不留你。”
人和成东家名叫刘润身,也是乐亭人,跟赵老翰是老乡。他听掌柜的说有一乐亭老乡要进铺子当学徒,不觉一喜马上来到前厅。看到正在焦急地等待赵老翰就说:“小伙子腻,你是乐亭哪疙瘩的人腻?”
赵老翰看到里屋出来一个精干的小老头,立刻答道:“讷是汤家河那疙瘩地咧,胡林张庄老赵家地腻,讷叫赵正义,表字翰臣腻。讷想进铺子咧,老东家收下讷呗。”
刘润身上下打量赵老翰,听说是汤家河的,马上说:“胡林张庄,离讷家不远腻,讷就是汤家河地咧。为啥想进讷的铺子?”
赵老翰四下看看说:“半年前讷路过四平街,那时正在收粮。讷看见那个斗官不但手艺高还公平。讷到赫林子见到爷爷就跟爷爷说要来你铺子里学徒。”
刘润身一笑:“小伙子真是有心人腻,就冲你这么一说,你这徒弟讷收咧。”
赵老翰高兴地马上给刘润身施礼:“谢谢东家!”
“谢啥子腻,日后别怪我唠叨、嘴碎就行咧。”
就这样,赵老翰顺利进入了人和成。
赵老翰进入人和成后,就投入紧张的学徒生活。当学徒并不容易,为了生活就得老老实实听人吆喝,因为铺子里每个人都有支使赵老翰的权利。虽然身体五大三粗,可又不是比大块头,只要在铺子里时间长些,就可以在赵老翰面前有资格指手画脚。尽管如此,赵老翰也是忍声吞气,默默地干着被人支使的活。比如说早晨起来,倒尿罐是每天必干的活。要是有一天起来晚了,尿罐倒晚了必定会有人说些三七疙瘩话。这些赵老翰都忍受了,因为他是来学习经商的,不是为了跟人怄气,听到那些不中听话都当成了耳边风。学徒时间一般都是三年,三年期间差不多就是个廉价的长工。因为粮铺零售各种粮食,每天都要背着口袋给零买粮食的人送粮。赵老翰个头大,这个活计当然不在话下,不过每天都这样,也是很枯燥。
赵老翰在人和成不吱声不粘语的,只知道闷头干活,这样东家刘润身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也就有了心重点培养的意思。这次派出赵老翰来五站,也是在考察他的能力。当然了,赵老翰也看不出东家的意思,不过,东家让他干啥,他就得干好啥这是必须的。
赵老翰进刘润身的铺子当学徒,当年学徒吃的苦赵老翰都受过。当然,如果连点苦都吃不了,想要出息也是很难,除非是现在都称之为富二代的人。而且,那个年代如果像现在整出个富二代的话,就不会产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买卖家族。前边说过,在宽城子开益发合的京东刘家就是这样。正是这种前赴后继家族传统,才能产生永不言败家族。
当时的赵老翰明白,不吃苦学不到东西,只有吃到苦中苦,才能享受甜中甜。自己现在什么都不明白,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他知道这一辈子,要想出息,实现自己的发财梦,就必须学会吃苦受罪,这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首先得承受人下之苦。再多的折磨与煎熬都得忍受,如果没有这份能耐,所有的梦想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老翰之所以进人和成铺子,就是受了斗官的影响,觉得斗官这么做,也只有这样的东家才能招来正直公正的斗官,这正是他认可正经生意人。同时,他也需要经历各种磨难,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只要能承受比他人更多的人下之苦,多年之后才能做到人上人。
赵老翰经历一段时间磨难,逐步地熟悉了人和成铺子,也和大、小伙计们拉近了关系。同时,也引起了斗官吕易安的注意。除了赵老翰有奇特相貌外,觉得十几岁就长得五大三粗,而人并不是那种沾火就着,处处表现得非常谦让,谁都能把他支使来支使去的,还没有一点怨言。所以,他对赵老翰第一印象非常好。这一天,他看到赵老翰瞅一堆高粱发呆,就来到跟前问:“小子,看啥呢,苶呆呆地?”
赵老翰一惊,看到是吕易安忙回答说:“吕师傅,讷在想在家时腻,讷娘馇的秫米粥(高粱米)可好吃咧,只是想吃碗秫米饭都难咧。没想到来关东这疙瘩遍地都是腻。”
吕易安哈哈大笑道:“你这个小尕子儿,还想在娘跟前的事儿呀。真是黄嘴丫子还没退尽不是?”
“吕师傅,讷说的是真的咧,讷去过富盛泉的烧锅,看他们把那么多秫米放到蒸锅里烧酒发酵腻,心想多白瞎了腻。讷家那边吃都吃不着咧,这疙瘩可劲豁豁腻。后来,去了爷爷住的地方也是烧锅咧。烧酒用的都是秫米,你说这得多少秫米腻?”
吕易安止住笑,他明白了赵老翰说的意思,他从秫米联想到自己的家了。身边其他人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题。长相奇特做事说话都让人意外。吕易安无法回答赵老翰的问题,因为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于是,吕易安拍了拍赵老翰肩膀说:“等你忙活完了,就来帮帮我咋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