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超豪与胡和生不仅是数学界的学术巨擘,更是相濡以沫55年的伴侣。他们的爱情始于数学的共鸣,升华于家国情怀的共担,被誉为“用公式书写浪漫,以定理印证深情”的典范。
1950年,胡和生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班,师从苏步青和谷超豪。谷超豪被她的才华吸引,将苏联数学家诺尔金的《黎曼几何》讲义交给她翻译,胡和生仅用一周便完成,令谷超豪惊叹“天赋过人”。
谷超豪以数学家的严谨与诗人的浪漫追求胡和生。他写下“昨夜繁星今宵雨,遥念丽人隔云山”的诗句,并巧妙将数学符号融入情书:“我们的生命轨迹,像黎曼流形上的测地线,注定交汇而永不分离”。
两人在复旦大学的家中共用一间书房,谷超豪的书桌朝阳,胡和生的书桌面墙。他们在此合作完成多项研究,包括规范场数学结构的突破性成果(与杨振宁合作),胡和生更成为中国数学界首位女院士。
谷超豪主攻偏微分方程与数学物理,胡和生深耕微分几何与孤立子理论。胡和生曾改进法国数学家嘉当的成果,谷超豪则赋诗赞她:“几何得真传,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需理,秀色天然研”。
特殊时期,谷超豪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帽子,胡和生始终陪伴左右。两人深夜打着手电筒偷偷演算数学题,谷超豪回忆:“最黑暗的日子里,数学是我们唯一的光”。
谷超豪因国家需要多次转变研究方向,胡和生全力支持。他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流体力学时,胡和生独自抚养幼子,并完成《齐性空间微分几何学》研究,两人以书信探讨学术难题。
胡和生注重美学,常为谷超豪搭配“学术行头”;谷超豪则笑称:“她的手一摆弄,我总能精神焕发”。胡和生甚至会在拍照前捋头发自嘲:“今天头发没整理好”。
2012年谷超豪逝世后,胡和生继续完成两人未竟的研究。2024年胡和生离世,复旦大学师生感慨:“他们终于在天国继续讨论数学了”。
谷超豪与胡和生的爱情,是理性与浪漫的极致融合。他们用毕生诠释了“数学成就爱情之梦”,正如谷超豪所言:“最美的公式不是写在纸上,而是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














网友评论